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家电 智能家 查看内容
回溯初心,COLMO五周年攀登理享生活新高度真60℃热水洗 石头A20系列带来行业领先深度自清洁体验三星即将亮相AWE 2025 多款先锋智慧家电产品引领AI生活新潮流高端智能家电MOVA携全系新品首次亮相CES 2025,以十一大首创技术引领行业创新爆款取暖器3.3折开抢、智能豪华按摩椅享4.4折优惠 京东上线“黑色星期六”会场小米米家智能保管箱30cm今日首销,售价649元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好用吗?摩根全屋智能告诉你四个必选的理由花式咖啡一键get,CASO卡梭全自动拿铁咖啡机成上班族必备神器智能家居个性化发展,云米洗衣机、云米空调共同打造智能未来邓邱伟:依托HomeGPT 海尔智家大脑2.0实现2大升级科技美感再升级:黑白调集成设计引领未来之美帝奥斯门窗荣膺"质量品牌示范单位",冠军品质再获权威认证欧普照明《直流变频浴霸白皮书》重磅发布:超八成消费者更倾向选购直流变频浴霸戴森V10n Digital Slim Nautik无线吸尘器国行版开售小天鹅打造自然源力体验空间,展自然科技力量智享五一品质生活:三星AI神系列产品打造理想假期体验舒适,用数字表达——法恩莎69系列淋浴房上市西屋按摩椅:跨越技术边界,以国际标准引领健康家居新趋势小米米家全能扫拖机器人M30 S上架京东,3月28日10点开启预定全屋智能还能怎么进化 天猫精灵说想要做到时刻都懂你!

角逐智能电视 众厂商如何筑起护城河?

2017-02-15 18:02:21

作为未来十年家庭生活消费最重要的场景经济,智能家居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打开方式,智能空调、智能厨房、智能锁等或使用不够高频、或存在感较弱,无力打通体系庞杂的家庭物联网产业链。

唯有电视是家庭中除手机之外的最受关注的智能终端,成为互联网+家庭最理想的流量入口。随着智能电视走入更多家庭,用户付费习惯的逐步养成,视频点播、游戏、教育、购物等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应用,客厅经济初现规模。作为家庭屏幕的重要一环,智能化浪潮如火如荼的当下,智能机也兼具着“家庭物联网”的关键环节。

智能电视市场的崛起使得传统家电厂商纷纷转型,创维孵化互联网新品牌酷开电视,海尔、长虹、TCL等也纷纷推出更大屏、更智能的互联网电视。

新的利基市场下,不少互联网公司如小米、乐视、暴风等也成了“门口野蛮人”,欲与“土著电视品牌”一决高下。清晰度从4K到8k,屏幕从平面到曲面,VR、AI等黑科技也在不断赋能智能电视。

品牌主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产品定位背后是不同的发展之路,哪条路径的创新才能筑起行业“护城河”那?

完善产业链条:防御“间歇式失灵”的“摩尔定律”

近几个月的家电领域发生了一件怪事,最不具保值性的智能硬件居然涨价了。

据中国家电网在16年年底的报道:“近日,记者走访中发现,虽然年底的家电促销氛围已经日益浓烈,但整个家电市场已经悄然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其中以彩电表现尤为明显,以往市面上千元左右的32吋液晶电视如今已难觅踪影,中小尺寸液晶电视整体涨幅在10%-20%之间,其他尺寸的电视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从2月8日0点开始,在小米商城、天猫、京东旗舰店和小米之家等渠道开始执行新价格。

互联网电视品牌玩惯了“免费模式”,深谙“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熊买单”,可以采用植入广告等让第三方付费,借此消弭部分成本模式,或者推出增值业务,售价上一般较低,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比如乐视、小米的负利营销,可即便如此,小米、乐视面对此次涨价风潮也在轮番涨价,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在关键时刻也并未起到作用。

我们都知道,科技产品大抵都遵循着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

“集成电路”作为一项科技产品,其具有普适性,几乎上所有的科技产品都具备了这一特性,而智能电视的售价在年底这么一个促销旺季却在上涨。

2016年下半年以来,各大宗材料持续价格上涨,截止11月,主要原材料铜上涨40%,持续在4.9万/吨,钢材价格涨200%以上,塑料、铝材等价格涨幅30%以上。再加上企业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物流费用因限超限载等因素上涨30%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费用的“三箭齐发”,家电产品涨价也是客观上不可避免的,企业无法自身消化不断增加的成本,只能通过上调售价的方式来缓解成本压力。

尽管摩尔定律对科技产品的价格走势具有普适性,但是商业环境是动态的,这次智能电视价格的上调,摩尔定律也出现了“间歇式失灵”,尽管现在消费升级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不可否认,价格依然还是用户选择购买产品的一个核心参考要素,每当电商节,打折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营销利器。

另外,价格上涨的产品主要是因为成本上涨,压力大,本来利润就薄,不调价不行,我们都知道,越是高价的产品,其利润越高,这部分利润完全可以消弭掉上涨的成本,而消除不掉成本压力的产品多属“屌丝版”,这部分人群对价格极为敏感。

试想,当同类竞品在调价的时候,如果某一厂商能保持原价,甚至是某几款产品保持原价,再加上适当的公关策略,该品牌很有可能占据用户的心理认知,品牌获取移动互联网诞生之际的“小米般口碑”。

而要想“敌退我进”,无疑要增强对成本的议价能力,有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

涉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无疑可以消弭“间歇性失灵”的“摩尔定律”。

比如在这次的一片“涨声”中,早在2016年9月,家电未涨价之前,苏宁就对下半年彩电价格将出现大面积上调作出准确预测,并就此与各一线品牌进行深入沟通,提前为下半年促销签订了上百万爆款机型和大单包销产品,涵盖32英寸到75英寸所有尺寸段。

供应链管理能力之重要性可见一斑。智能电视厂商也是一样,要能提前预知行业风向,并合理布局,成为这波涨价浪潮中的赢家。

我们都知道苹果机一直都攫取着智能机市场的大部分利益,除了惊艳的外观、流畅的OS,这些就像航母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而苹果的实力远不止于此,例如在供应链、质量管控和渠道管理方面的积累,应对经济周期、残酷竞争的经验和教训,都沉淀在水下。

尤其是库克,乔帮主仙逝世后,库克担当CEO,库克供应链管理能力在业内有口皆碑,苹果一度被评为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公司,甚至在快消零售品之上。

AI还是VR/AR:硬件慢慢来,软件充当急先锋

近年来最为全民级的黑科技无疑是AI、VR,该类黑科技之所以能达到全民的量级,与其自身的普适性不无关系,VR可用于购物、家装、社交、游戏等,AI更是像一种万能的魔法,可与一切智能硬件产品嫁接,面对这两个全民级的应用,智能电视厂商又该如何出手那?

在志刚看来,对于智能电视厂商来讲,VR/AR不用慌,AI技术可以大胆尝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VR/AR不用慌。

从目前来看,涉足VR/AR的电视厂商基本上走了两条路,一条是标榜自己的电视本身就是VR或AR电视,而另一条则是在自己的系统中设置VR专区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两条路都没有走通。

先说第一条路。今年的五月份,暴风TV率先在国内发布了一款号称为VR电视的产品。但是经过实际体验你会发现,所谓的VR电视实际在应用上依旧还是靠附带的暴风魔镜来实现,与电视本身完全处于一种“割裂”状态。

而所谓的第二条路,看似是一个“成本低、见效快”的办法,但实际上也只是提供了一些房产、旅游、教育等质量并不是很高的周边应用,同样不可能为我们的实际体验带来多大的帮助。

相比与AI来讲,VR属于硬件产品,目前看来,VR技术尚不成熟,用户长期观看会面临着眩晕感、头戴不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