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映的影视剧《三叉戟》中,完整诠释了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的全过程。马上消费金融(下称“马上金融”)提醒大家,谨慎高额利诱,远离非法集资!千万百万不足贵,小康安逸才能睡!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快速增长。网络借贷、投资理财、私募股权、养老服务等新兴领域已成为“重灾区”。很多人对非法集资的认知存在误区,马上金融为大家归纳了常见的认识误区: 1. 非法集资损失如何处理? 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责任自负,损失自担。 2. 企业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应该不是非法集资? 营业执照只是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身份证”,并不代表有合法集资的资格。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还需经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金融办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 3. 企业注册资本1个亿,实力超强,应该不会骗这几万块钱? 国家实施“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实缴和认缴金额可能相差特别大。企业同时骗几万个人,每人几万块钱,就是几个亿了! 4. 企业要求签订正式的书面投资协议,应该不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协议违反刑法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规定,属无效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5. 企业请了明星代言,在电视台做了广告,知名度非常高,应该不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具有极高的迷惑性,非专业人士难以判断,明星代言和电视台播放广告并不能代表他们认可企业集资行为合法。 非法集资的套路很多,需要大家擦亮眼睛,认真识别。马上金融为消费者总结了常见的非法集资套路: 1.预付费消费非法集资。企业以极高的优惠诱使消费者预存消费或预付款,集资后挪作他用,到期不能兑现。 2.消费返现非法集资。打着“消费即投资”的旗号,以超过正常的价格销售商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返还购货款方式集资。 3.投资理财非法集资。投资公司、理财公司、财富公司等,以投资项目或发售理财产品名义,承诺高回报零风险或低风险,向公众吸收资金。 4.原始股非法集资。以在地方股权交易市场“上市”为噱头,向老百姓发售原始股吸收资金。 5.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私募基金公司公开对外宣传,向超过限额的合格投资者或者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 6.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养老机构以项目建设、预订床位、直接借贷等为由,向老年群体募集资金。 7.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集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假借开展信用(互助)合作为名,将不特定公众吸收为社员,承诺固定回报,向所谓的“社员”吸收存款。 马上金融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有风险,参与需谨慎。投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投资。投资理财,要选择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金融机构!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