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家电 电视 查看内容
海信G7 Ultra显示器参数公布:1152分区+2000nits亮度 黑曜屏加持领跑3K档IFA 2025最炸亮相!海信成为杜比视界第二代全球首发品牌,RGB-Mini LED全系支持创维黑骑士A6F Pro+还原真实影像, 9月8日晚8点开售卡萨帝电视E8 Ultra以纯平机身与0贴壁画设计,让每一寸科技都与美学同频看重画质 怎样才能选到一台满意的100吋电视三星电视以AI科技赋能家居美学,打造沉浸式生活新范式游戏影音双巅峰!三星S95F荣膺T3 Awards 2025“最佳电视”与“最佳游戏电视”酷开携AI智能体亮相ATC 重塑人车交互新范式东芝电视Z700QF搭载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解锁全场景好声音场上显眼包!海信100吋电视世界第一霸屏世俱杯锁定年中焕新良机:三星电视重塑家庭影音娱乐新生态当 “火箭炮” 成为情感烙印:东芝 70 年音响技术让家庭记忆自带音效搭载RGB-Mini LED同款最强芯,行业首款高定电视海信U8Q正式开售2025年618家用投影画质巅峰来了 当贝X5S Max新品上架!影音发烧友618终极之选!创维A6F Pro重新定义家庭影院标准三星QLED电视荣获德国莱茵TÜV“真实量子点显示”认证这才是客厅“门面”,海信U8Q高定黑曜屏Ultra最佳适配宽厅大宅海信开启世俱杯百吋风暴 100吋电视国补后7599起搭载Vision AI的8K电视,三星QN900F打造颜值与AI音画双重天花板小明New Q5 Pro投影仪现上架京东开售

OLED与量子点:彩电两大阵营将血战2017

2017-02-20 12:31:08

  2016年,全球彩电正式裂化为两大阵营——以三星为代表的量子点阵营,和以LG为代表的OLED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垒关系,和当年液晶与等离子的关系十分相似。

  我们不知道谁会成为当年的液晶,也不知道谁会成为当年的等离子,我们知道的是,2017年必将是腥风血雨的一年,这一年OLED与量子点将展开全面决战,最后的胜出者称霸全球,失败者拱手让出江山。

  美国时间2017年1月4日,海信集团总裁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宣布:2017年海信正式选择量子点技术作为电视产品未来技术突破方向。

  在此之前,海信是全球主流彩电企业中唯一一家游离于OLED与量子点两大阵营之外的企业,独木支撑激光电视。2017年伊始,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

  至此,全球主流彩电企业完成站队:LG、创维、长虹、索尼、松下、飞利浦、康佳等企业选择站在OLED一边;三星、TCL、海信三巨头选择站在量子点一边。

  海信选择量子点,并未引发媒体高度关注,但在中国彩电行业内部却产生强烈震动。此前不少人预测,海信有可能借CES 2017宣布进入OLED电视领域,但海信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谁才是未来的电视?”目前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OLED,一个是量子点。在2016年底之前,多数人倾向于OLED,随着海信最终选择站在量子点一边,天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OLED和量子点之间的关系,与当年液晶和等离子的关系颇为相像。当年,夏普、三星、LG等企业选择了液晶路线,而索尼、松下等企业则坚守等离子路线。最后的结果是,等离子不敌液晶,索尼、松下因此失去全球彩电霸主地位(索尼、松下都曾经当过全球彩电老大)。

  这一次,全球彩电品牌格局会因为重现当年相似一幕而改写吗?答案是:YES!

  这实际上意味着,自2017年起未来三年之内,全球彩电行业将再次上演当年液晶与等离子激烈厮杀一幕。

  谁可能是最后的胜出者?让我给大家分析分析。

  我们来看看OLED的机会与风险:

  机会分析:

  1、从公众认知层面看:经过自2013年始三年多时间的市场培育及消费者启蒙,目前OLED概念已深入人心,“OLED代表了彩电发展方向”的观念已被公众接受。

  2、从品牌阵营层面看:止于2016年底,全球主流彩电企业大多数已进入OLED电视领域,等于向公众、消费者、媒体传递了对OLED这一方向的认同,同时强化了OLED阵营舆论话语权。

  3、从产品层面看:目前,OLED电视产品日趋成熟,公众较为关注的寿命及残影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对消费者形成了信心支撑。还有,OLED电视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自由度远大于液晶(包括目前的量子点电视)。

  4、从价格层面看:过去三年,OLED电视价格持续快速下降,累计降幅高达70%,这是一个巨大进步。目前看,OLED电视价格和同规格液晶电视相比,差距已大大缩小。

  5、从上游面板资源层面看:2016年,全球OLED面板领域投资额高达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著名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已初步具备生产、供应大屏幕OLED面板的能力,另一大面板巨头华星光电亦宣布上马OLED面板生产线。韩国两巨头LG和三星OLED面板产能仍在提升中,日本亦积极布局(比如夏普)。预计到2019年,全球OLED面板将形成规模制造与供应能力,有望达至供需平衡。

  但是,OLED要想取代液晶和量子点电视,风险也不小:

  首先,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彩电霸主三星,已基本放弃OLED电视产业,这对公众无疑将产生心理暗示作用。可以这样说,三星一天不回归OLED电视阵营,则OLED电视产业的发展一天具有不确定性。

  事实上,三星的表率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中国五大彩电巨头有两家选择站在量子点一边和三星有很大关系。因为海信的加入,原本以三星、TCL为主的量子点阵营实力明显增强,对OLED阵营的心理威慑显而易见。虽然目前看量子点阵营仍然不如OLED阵营庞大,但均为重量级选手,对消费者及市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其次,从电视画面表现力来看,OLED电视和量子点电视(目前的量子点电视实为改良型液晶)各有千秋,哪一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优于对方(我本人认为OLED画面表现力略占上风)。OLED电视的优势侧重于产品形态多样,比如可以实现柔性显示、双面显示、不规则显示,可以做得像纸那么薄(比如即将在中国上市的“壁纸电视”);一代量子点电视的优势是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产业链完整。

  再次,OLED电视产业链不完整,面板良品率偏低,成为制约OLED电视的巨大瓶颈。目前看,OLED面板2018年底之前仍然难以实现供需平衡,意味着OLED电视价格2019年之前不可能降到和液晶电视相当的水平。

  那么,量子点阵营是怎么看待OLED电视的呢?

  反OLED阵营认为,OLED电视缺点十分明显,有机发光显示的天生短板是寿命短,应用于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如手机(手机平均使用生命周期不超过三年)没问题,但应用于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如电视(一般使用八年以上)则非最佳选择。

  再就是认为中国彩电企业不具备面板自我供应能力,扮演的是外国面板“组装车间”的角色。

  OLED阵营又是怎么看量子点的呢?

  在OLED阵营看来,量子点电视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是不具备革命性创新,沿承的仍然是液晶技术,算是液晶的高级阶段,称不上独立显示技术,无法和OLED相提并论。

  我个人倾向认为,量子点阵营的最大问题是“后发劣势”,概念提出较晚,OLED概念已深入人心。还有一点也必须指出来,身处量子点阵营的三大企业,实际上都没有完全放弃OLED布局,比如三星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小尺寸OLED面板工厂,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也已上马OLED面板工厂,海信也有商用OLED电视展示,这让三家企业在阻击OLED的时候难免有所保留。

  我甚至想,在OLED电视上,三星会不会一朝转身?毕竟三星并未彻底放弃对OLED电视的研发。

  到目前为止,量子点阵营依然没有推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电致发光量子点电视,让量子点阵营在营销推广的时候多少有点缺乏底气。

  假如有一天,量子点电视实现了电致发光、柔性显示及印刷制造,则量子点阵营说话的底气会足十分,毕竟,量子点属于无机显示技术的范畴。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比较一致的说法是2020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再等上至少三年。

  2017年将是OLED和量子点展开“拉锯战”的一年,因为谁都不想输,谁都输不起。

  无论OLED还是量子点,2017年都将十分关键。对于量子点阵营而言,业已失去先发优势,必须发起猛烈反攻才有望重建消费者信心;对于OLED阵营而言,必须誓死捍卫已经取得的市场地位,否则前面的种种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目前看,公众“OLED必将取代液晶”的认知并不稳固,“OLED代表彩电发展方向”的认知亦非所有人的观念,量子点阵营认为这正是机会。

  总体来看,两大阵营各有优势、劣势,大致处于势力均衡状态。比如,虽然OLED阵营庞大且赢得先发优势,毕竟量子点阵营站着三星这个巨无霸。须知,一个三星企业的号召力,胜过五个二流彩电企业影响力。

  据悉,将于三月初召开的一年一度“三星(中国)论坛”,仍将量子点电视作为主打方向。作为三星战略盟友,海信加入量子点阵营之后,二者必将形成一唱一和的关系,好比LG和创维在OLED上形成唱和关系一样。

  量子点阵营发现,如果任由OLED阵营持续高调发声而自己无所作为,则将失去关键的2017年,一旦失去2017年,则量子点永无出头之日。在关乎生死存亡的大计面前,量子点阵营认识到必须背水一战,一改过去那种优柔寡断、不成体系的打法,2017年必须打出新意。

  我为什么预测2017年必将是两大阵血战的一年?逻辑很简单,两大阵营谁都输不起,索尼与松下就是前车之鉴,等离子输掉未来的那一幕仍然历历在目。

  如果三星坚持量子点路线不改,而LG碰巧也坚持OLED路线不改,二者终将有一家在2020年退出全球彩电领导者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