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抗击新冠疫情的“精兵”,云计算屡屡刷新“中国速度”,它能让在线新经济与新兴行业发展如虎添翼,也可以是传统行业提升转型的平台良机。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上云进程,如何让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经济、云产业,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线战场”上转化为新动能?这是思考,也是“云基建”企业的机会。 ——第一财经广播记者 王俊稷 云轴科技出品的云服务平台 “降低企业上云门槛、让每一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云”,这是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OO尤永康和他同事们,对未来身边信息科技生活的畅想。 作为一家在年初抗疫阶段做出可圈可点“火线贡献”的国产云计算公司联合创始人,尤永康知道,紧跟国家战略、深耕核心产品、放眼国际市场,是为企业打开最大发展空间的三把钥匙——而“后疫情时期”,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踏实,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 这个周末,尤永康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系系主任蔺楠、海通证券上海首席投顾 瞿时尹,一同来到由同学情怀公司支持、第一财经广播与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和投资校友会联合推出的《财智讲堂》节目录制现场,三个人坐在一起,为那些开放的答案“排列优先级”。 节目现场的讨论非常热烈 “在疫情中出力” 针对市场所需进行拳头产品的自主开源研发,是一家高新企业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跻身行业种子梯队最宝贵的核心能力。虽然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9月的年轻企业,云轴科技却已经拥有不少自研自产的“硬通货”——比如ZStack私有云/混合云、ZStack Mini边缘计算一体机、ZStack CMP多云管理平台等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产品经过了用户重重“考验”,近三年为公司带来了400%的营收增长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尽管疫情爆发初期,云轴科技也如很多企业一般遭遇了许多经营和采购上的不便,但毕竟以互联网为生,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我们是一家从事ToB软件业务的公司,为帮助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快速熟悉云计算,疫情爆发以前,我们经常会在全国各地开设为期一天的云计算‘初级培训课程’,实际上我们也早有把它搬到线上进行的想法。”尤永康说,“疫情期间,我们快速录制了十几门在线课程,辅以在线考试和在线实验环节,并免费对外开放,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国超过5000名专业爱好者学习和申请认证。” 尤永康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OO 借着这股子更新之力,全新的“线上初级培训”成了云轴科技日后线下中级培训的“必修课程”,疏解了一大部分疫情带给公司的困扰。将心比心,尤永康和同事们也关注起了疫情的发展——他们觉得,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能力,关键时刻,“一定帮得上更多的人”。 考验说来就来。 “年初三的时候,接到了一份来自合作伙伴的紧急通知:河南郑州要新建一所类似‘小汤山’制式的医院,但迫于时间,医院无法按常规方式采购大量的服务器来部署几十个医疗信息系统,因此急需我们搭建一套私有云——加速应用落地,同时也要保障后期应用的长期稳定运行。” 项目很赶,需按抗疫防疫需求进行全新的规划和方案设计,那几天的紧迫情绪尤永康至今难忘。二月份正值疫情高峰,云轴里主动请缨从上海奔赴一线参与项目的专家不少,当时大多数企业都还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大家就把仅有的口罩和防疫物资集中在一起,供奔赴郑州的同事使用: “到了项目现场,由于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就餐、出行都有不小挑战,但疫情就是命令,在各方努力下,我们的专家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9个小时就成功的让整个系统上线。” 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系统搭建的云平台比起许多动辄需要几星期才能完工的竞品,实打实地为这次的“特殊用户”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赢得了大量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工程师们收工了,当地医院顺利接收了第一批病人,交接过程有效、平稳也安全。 “虽然云轴并不能直接从事医疗卫生防疫物资的生产,但是我们很高兴能作为基建的紧密一环来支撑整个抗疫防疫的重要工作,在这么重要和紧急的时刻,合作伙伴会想到并且推荐我们,也正是因为我们的云平台具备高度产品化的交付特点。”尤永康掩饰不住心中的自豪。 云轴科技的工程师在医院项目上鏖战。经相关推荐和筛选,云轴的这套系统入选了2020年上海为小微企业推广优秀创业项目、传播创业文化的公益平台——“海纳百创•创潮秀”的“战疫创业成果展”。 “后疫情时代的机会” 云轴科技聚焦产品化的私有云,目前有五大核心产品:ZStack云平台,ZStack Mini边缘计算一体机,ZStack CMP多云管理平台,ZStack 分布式存储和ZStack信创云平台。该五大核心产品可以覆盖大部分企业的私有云需求,其中ZStack云平台在国际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实际上,在没有一个海外销售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已经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项目落地。比如ZStack Mini边缘计算一体机,就是利用最新的科技,仅用一台双子星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数据服务和应用的不间断运行,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特别适合现阶段所倡导的边缘计算场景。” 谈到自家的“拳头产品”,尤永康很有信心。 尤永康说,现在,他们的固定客户里既有滴滴、饿了么等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也有东方希望、徐工集团等传统制造业企业,而在教育科研、能源交通、传媒农牧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云轴科技也积极尝试,主动参与到国家打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努力之中——近阶段,随着国内防疫防控成果日见成效,云轴科技既已成文的“五年规划”,也有了更多拓展的可能: “后疫情时代,国家特别提出了‘新基建’,就是要通过‘加速高科技技术的落地应用’来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为将来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云计算对于新基建来说,就好比传统基建领域的钢筋和水泥,做好这些数字钢筋水泥的供应商,就是我们企业最大的发展机会。” 尤永康的观点,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系系主任蔺楠的认同。 “从后疫情时期各类市场需求来看,上云的趋势已经非常的明显,整个市场对云计算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就云轴科技主打的私有云产品来看,符合金融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中大型企业的消费升级偏好——私有云的自建高增速在未来是可期的。” 蔺楠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企业管理系系主任 蔺楠也指出,随着海量企业自建私有云,“标准化”、“产品化”的私有云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优势会更明显: “今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整个社会向云端迁移的过程,很多企业、组织‘触云’之后,从认知到行为上都发生了改变。以我们自己为例,春季学期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均采用线上方式,随着基于云端的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深入推进,大家对云端生活从最初的适应、现在的熟练使用,再到跟随出现更多诉求期望,‘要约’更多、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以此窥一斑见全豹,关于云服务市场,相关企业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可挖。” “做专业的创业者” 对很多像云轴科技一样处于发展上升期的高新企业而言,对未来进军国际市场的信心,来源于在国内市场的稳扎稳打。经历了行业领域的“优胜劣汰”,疫情时期居家隔离、延迟开工等客观情况带来的线上交互需求,也为云服务领跑企业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首席投顾瞿时尹告诉大家:随着BAT等计划加大云计算资本支出,近几个月,国内互联网巨头均宣布“计划加大新基建领域资本开支”,因此可以预见,以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云计算都将是下阶段重点方向。 瞿时尹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首席投顾 资深市场分析师、媒体评论员 “IaaS领域,不管是硬件提供还是技术服务提供企业都将受益,这次疫情将加速云应用与线上服务的渗透,后续加速趋势或将维持。”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