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这也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持续一年的时间中,“人工智能”的概念在整个政策中的份量正在逐步的增加。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尚未进入规划中公布的15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但在2017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科技部部长万钢却透露目前正在编制人工智能的专项规划,同时还在研究论证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按照此前相关政策的表述,进入重大立项的项目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邓志东曾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高涨主要得益于自2012年以来全球产业界对于人工智能的高强度持续投入,这些投入在2016年产生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标志性成果,如谷歌的AlphaGo和Master,从而吸引到了政策方的关注。 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曾经公开表示了对于谷歌的AlphaGo与韩国围棋棋手李世乭“人机大战”的看法,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使人类劳动往更高级的状态发展。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