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大变局下科创投资如何乘风破浪?

2020-09-24 17:00:43 来自: 中华工商网

(记者姜珊北京报道)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疫情和逆全球化的挑战下,人类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在后疫情时代,科技与资本将在重塑世界秩序中发挥何种作用?科技创新的投资大咖们将如何把握机遇、共赢挑战?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日前召开的2020中关村论坛中找到解答。

  

  资本市场改革大步向前 

  创新源于技术,长于资本,成于市场。资本市场作为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业创新、畅通国内科技创新与股权投资正向循环的枢纽,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序推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国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呈现出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上交所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潘学先在主题演讲中说道。在他看来,设立科创板注册制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深交所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杨志华也表示,科创板的出台,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新三板精选层的实施,都拓宽了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让股权投资市场的资金循环更加流畅。 

  他强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具体行动。改革后的创业板覆盖面更广、包容性更强,聚焦三创四新的板块定位更加突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再上新台阶。 

 

  硬科技热潮下仍需冷静决策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愈加突出,与之相关的硬科技创业和投资也水涨船高,成为科创领域的热门词汇。在本次论坛中,众多科创投资大咖对这股硬科技热潮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在中国做硬科技投资特别像在月球,要么零下一百多摄氏度,要么零上一百多摄氏度,前面太冷,现在太热。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形象的比喻,得到了在场嘉宾的认同。 

  在他看来,在很多领域,中国人特别有饥饿感,但这种饥饿感传导到投资上以后就会产生盲目跟风。对此,他建议硬科技投资要在独立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硬科技投资泡沫是可能存在的。但对于优秀创业者、优秀的投资人来说,即使没有办法阻止泡沫,但是如果能够在泡沫中理性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利用好窗口期提升能力,还是能够找到弯道超车的机会。”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王光熙表示。对于科创投资未来的方向,他认为,要坚持向人流的方向去,但要争取在人相对少一点的地方停留。 

 

  科创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 

  今年以来,募资的寒冬叠加了百年一遇的疫情,科创行业募资规模、投资规模大幅下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大幅下滑。短线资本为主的现状导致大量双创投资与商业模式投资跟随投资为主的策略,注重短期回报,不愿投向产业周期长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 

  北京科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峰认为,科创企业要跨越“死亡谷”,在资金需求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服务资源需求。科创企业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这个投后赋能的过程非常重要。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在发言中也强调了科创投资全周期服务的概念,他表示,“要聚焦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硬科技前沿领域,培育全周期的耐心资本,构建天使联盟、创业投资、产业投资、上市服务等在内的全周期资本服务体系,助力科创种子发展壮大成长为参天大树。”


  王光熙同样表示,“科创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要去投资科技未来,这可能不是投入2年、3年、5年的快钱,更多的是持续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陪伴和培育。” 

 

(责任编辑 姜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辛雯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