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年增收3万元!这里的贫困户脱贫摘帽,就靠它→

2020-11-03 13:32:33 来自: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地处滇中地带,森林茂密,资源丰富,很适合野生菌的生长。每年采菌季节,村民们都会利用短暂的农闲时间结伴进山采菌子来增加收入,也感受采菌子的乐趣。

今年55岁普家荣,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老普的妻子患上了癌症,全力治疗两年后最终还是不幸离世,但为了给妻子治病,老普一度负债二十多万元,日子越发艰难。村里为了帮扶他,让在2017年承包了这片20亩左右的山林,鼓励老普通过采拾野生菌来增加收入。2019年老普靠包山养菌可以年增收三万元左右,已经成功脱贫摘帽。

每年6月到11月是采菌子的最佳时期,老普需要在山上这个简易窝棚里住小半年。记者跟随老普到山上采菌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采拾了大红帽、扫把菌、牛肝菌、奶浆菌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干巴菌了!采拾菌子的乐趣让人忘却了劳作的辛苦

初到峨山,不妨体验一下菌市场的热闹。县城西边的“西门市场”,摆满了鸡枞、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老人头、鸡油菌等各种野生菌,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交易方式也各有千秋,有的按堆卖,有按斤论价,有的按箩、按窝、按把、按朵讨价还价。

峨山有一道待客的特色菜“小街舂鸡”。舂菜是一道孝敬菜,相传当地儿女为了方便老人进食,将食材放进石臼与作料一起舂,让食材吸收作料的味道后变得轻松下咽。

菜的主料可以干巴、鳝鱼、鸡肉等荤菜,也可以土豆、四季豆、茨菇等素菜。最大特点是主料与香椿籽、花椒、辣椒等多种配料充分混合、入味,口感麻、辣、鲜、香

峨山,是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刺绣峨山拥有着悠久历史传承。今年66岁肖会玉,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4岁开始做彝绣,已经绣了50多年。

峨山彝绣品种丰富,绣品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体现了彝族原始古朴之美,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县掌握一定彝绣技艺的妇女有5000余人,技艺或绣工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有200余人,全县彝绣年产值达520余万元。绣娘最高月收入2000多元,刺绣成为了村民们实现增收的渠道之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11月2日19:00分播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戴苑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