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ailymail》消息:美国专家通过将液态金属线包裹在两个柔性聚合物层之间,开发出了一种完全可回收的“电子皮肤”,其作用类似于可拉伸的电路板。未来,可穿戴设备可以采用能自我修复的“电子皮肤”,可以监控用户的心率和步数。 研究小组说,这种类似皮肤的设备还可以用于测量体温等,并且可以将其塑造成适合人体任何部位的形状。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工程师Jianliang Xiao 在谈到该设备的多功能性时表示:``如果您想像手表一样佩戴它,就可以戴在手腕上。如果您想像项链一样佩戴它,就可以戴在脖子上。” 根据该团队的说法,该设备是一个可回收的高科技“皮肤”,使人们无需智能手表等可产生电子垃圾的可穿戴设备,就能够收集生物特征数据,从而开创了未来。 专家预测,到明年,人类废弃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它电子设备可产生超过5500万吨的电子垃圾。 Xiao 教授说:“我们解决电子垃圾的方案应该首先从制造设备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设备废弃后才考虑。我们需要一种易于回收的设备。” 研究小组说,这种装置比橡皮膏“厚一点”,并且可以通过加热将其涂抹在人的皮肤上。该设备还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拉伸60%,而不会破坏其中的电子设备。 电子皮肤能够在13分钟内自愈,因为当皮肤受损时,将聚亚胺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共价化学键会重新形成。 但是,电子皮肤距离在商业市场上与可穿戴设备竞争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主要限制是它仍然需要外部电源才能工作。(钉科技根据《dailymail》消息编译)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