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快报 查看内容
鸿蒙5终端突破2000万!超百家伙伴齐贺,近20家伙伴携手带来“鸿蒙有礼特别版”数字人惊艳2025云栖大会!NuwaAI开创“真人+数字人”搭档协作新模式腕上米兰时装周惠聚京东 时尚智能手表享国补再叠12期免息猛士M817 Max+版新款上市,如何用“超200km纯电续航+顶级智驾”构建代差级领先?科脉云帆OS平台:以产品力重构零售结算生态从3G、4G到5G,高通孟樸回顾携手中国伙伴30年发展历程长城汽车魏建军:反对内卷和过度夸张营销,高管在发布会上若过度夸张宣传,回来受处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追人”:鸿蒙5实况窗让出行“一眼安心”国庆宅家新潮流,让小艺当你的贴心家教与专属摄影师工博会技术深观察:加特兰如何用感知通信融合破解辅助驾驶难题当可以“玩”的电子家具成为情绪充电站,情绪经济推动下的产品变革为放心消费加码!箭牌瓷砖主编《佛山陶瓷放心消费品牌规范》英特尔联动「扣子 AI 工坊」启动高校计划——让校园创意一键开挂从优篮子到 JOBY:唯迹科技的全球化成长之路哈曼携手高通,助推汽车生成式AI跃迁华为坤灵发布IdeaHub千行百业体验官计划,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天玑9500征服《崩坏:星穹铁道》,实测57.64FPS,功耗6W出头哈曼完成对 Sound United收购,强化高端音频领域领导地位戴尔科技: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重塑企业智能化转型新范式企业新型生产力平台ZENAVA正式发布,AI员工全面落地客服与营销场景

家长注意!每2个儿童青少年就有1个近视,专家:近视不可逆

2020-11-20 09:47:44 来自: 央视财经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高发而且低龄化,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高达53.6%,也就是说每两个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是近视眼。小学阶段到小学六年级,近视率达到了59%;初中阶段到初中三年级近视率高达77%。庞大的“小眼镜”群体,催生出旺盛的视力矫正需求。

儿童近视日益严重,排队治疗、排队手术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一大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眼科门诊人满为患,其中绝大部分是来检查或矫正视力的。

在北京同仁医院的医学视光中心同样挤满了前来问诊的孩子和家长。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多家医院进行调查时发现,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是很多儿童青少年矫正近视的一个选择。

但眼科专家也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的近视患者都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来矫正视力,必须经过试戴和评估,然后到厂家订制。同时,订制也并不简单。

小童今年上高二,近视250度,三年前她开始佩戴角膜塑形镜,每次更换镜片都需要花费1万元。最让人煎熬的是,每次验配都需要检查视力、验光、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18项精密检查。而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因为角膜塑形镜的品牌大多是进口的,又需要一对一订制,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就长达几个月。

除了角膜塑形镜,也有不少人选择用手术矫正单纯性近视,但手术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目前单纯性近视的矫正手术主要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大类。在医院里,大部分患者采用的都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秒”“半飞秒”。这种飞秒激光的特点是波长很短,可以在角膜表面进行精准地切削,相当于在眼角膜上精确地制作出了一副眼镜。

在同仁医院,每年都有12000到15000人接受近视矫正手术。手术时间不长,平均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手术。但由于患者比较多,要排上手术,最长要等4个月。

在屈光矫正手术室里,这些手术设备都是国外进口来的。眼科手术所使用的光学设备,对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的设备还不能完全替代这些进口设备。

近视治疗无神器,近视不可逆转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在市场调查中,记者发现国内已经有一家企业在研发生产角膜塑形镜。这里的5台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可以生产600片镜。最近几个月,公司的订单量急剧增长,现在一周的订单量就相当于去年一个月的订单量。

角膜塑形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的医疗机构,但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由于受原材料、光学等方面技术瓶颈的制约,国内企业都无法生产类似的产品。这家企业从2013年才决定研发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的核心技术就是它的镜片,是一种高透氧材料。此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这种高透氧材料。

几经波折,北京爱博诺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一部经理隋信策和他的团队终于解决了这种高透氧材料生产工艺的难题,2019年他们的产品才通过药监局的认证进入国内市场。

不过采访中,多位眼科专家也告诉记者,不论是采用什么手段、什么设备来矫正视力,归根结底,都不能完全根治近视。

作为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曾经做过大大小小的眼科手术两万多例。早在2011年,他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安阳青少年眼病队列研究”,这是我国第一项关于近视的临床队列研究。在他看来,近视眼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半小时观察】“小眼镜”牵动大情怀

眼下,市场上的近视矫正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宣称能迅速有效提高视力,制造各种概念就是为了吸引家长掏腰包。眼科专家明确说了目前还没有神药或者神器根治近视。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所谓“康复”“恢复”“近视治愈”等表述,纯属误导。家长希望孩子能够一劳永逸地摘掉眼镜,这种心理经常被不良商家所利用。

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与其“有病乱投医”,去寻找各种视力矫正产品,不如在提升健康素养上多下功夫,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张晓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张晴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