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电力”)与阿里云联合发布“电力机器人”,今年有望在浙江全省推广使用。去年5月开始,“电力机器人”已正确执行数十万步操作,帮助杭州全市120位配网调度员减轻45%的业务负担。高峰期间,一个机器人相当于50个调度员同时工作,实现了抢修现场零等待,有效减少停电时间。 近年来,城市配电网规模爆发式增长。以杭州城区为例,10KV的线路从1200条增加至2000多条,对效率、安全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州电力是杭州的配网指挥中枢,负责电网监测、电网检修、故障处置等工作。每个杭州电力调度员每天需拨打100多个电话,实时监控500多条电力信息。碰上早晚高峰,40多通电话一齐涌入,调度员需同时协调4-6个执行单位,故障现场也要长时间等待。 针对这些问题,杭州电力与阿里云合作研发“电力机器人”,为电力行业引入前沿的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视觉AI、知识图谱、快速组织、智能决策等多种能力。
如今,“电力机器人”对数千条城市电网电路都如数家珍,可提前安排作业、现场核对作业、事后自动归档。一旦突发停电、断电,“电力机器人”通过钉钉可在1分钟内安排好相关人员,启动检修。“电力机器人”还学习消化了30多万份的检修历史记录,总结出可供实时决策的经验。在钉钉上,一线电工可以和“电力机器人”直接对话,实时获得协助。 据杭州电力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郑伟彦介绍,“电力机器人”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方面效果显著,每年可帮助杭州电力节省上千万成本,有望让杭州电力成为国网的标杆单位。今年,“电力机器人”还将在浙江全省11个地市推广使用。 阿里云电力能源产品总监周文闻表示,“电力机器人”还在不断学习成长中,近期将加入钉钉的现场巡检功能。未来,还会成为电力公司设备管理、调试、客服、办公等多面手的优秀员工。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