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与识别机制,《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正式发布。 央行:《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正式发布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评估办法》主要内容包括:
《评估办法》发布后,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银保监会制定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要求。拟从附加资本、杠杆率、大额风险暴露等方面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监管要求,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 《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发布 差异化监管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评估办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和识别机制。那什么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办法实施后又将有哪些作用和意义? 《评估办法》提出将识别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每年发布名单,进行差异化监管。什么是系统重要性银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性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其业务与其它机构或者整个金融市场有比较强的关联性,一旦这些机构发生风险之后,可能会对全球或者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冲击。 央行也在通知中表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较强的传染性,此次办法出台后,对于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将会如何监管呢?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按照《巴塞尔协议》的一些做法,主要是从资本的要求、资本间充足率的要求、杠杆率的要求、大额风险暴露、信息披露方面,要让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所接受的监管要求,比一般性的银行更加严格,其中一个重要的是追加的资本要求,为了防止大型的机构过度地承担风险,需要通过更高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来约束过度的杠杆和风险承担的行为。 不仅如此,专家表示,入选银行需要制定并执行恢复与处置计划。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另外,它需要有恢复与处置计划,这一类机构出现风险之后,对整个金融体系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在它没出现问题之前,做一些措施去化解风险,处置风险,怎么样让银行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要做一些提前的安排,这个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监管要求。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