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12月6日,2020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大会于上海举行,在今日云上(线上)论坛中 ,联软科技副总裁黄国忠分享了零信任SDP与数据安全的经验和见解,以下为论坛主持人提问和联软科技回答内容: 01 Q:先请大家简要介绍下各自的公司情况。
02 Q:近年以来,网络安全随着应用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包括“传统”、“新一代”等时代差的关键词出现,大家对这一点怎么看?对未来网络安全对发展有什么看法?
2.数字化或新基建也好,会出现新的资产、新的漏洞和威胁,不可识别和感知的风险占主流,当前防御理论是威胁驱动的,威胁不可见如何抵御高强度攻击。 3.随着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包括从2016年开始的实战化攻防演习,安全建设的导向从合规驱动走向实效驱动,安全的本质是攻防两端力量的较量,归根到底看双方的成本,而要具备战时的防御能力,对一般单位来讲投入成本太高,需要一种更经济的方法。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新一代的网络安全架构,必须改变攻防不对称的局面,通过构建低成本防御体系来指数级提高攻击者成本,安全必须有ROI(投资回报)、另外安全为业务提供支撑作用,需要业务深度融合,不能阻碍业务的发展,以零信任为代表的新的安全架构或方法以从不信任,始终校验的核心思想,摒弃传统的静态的隐式信任,在网络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以上下文为中心的逻辑边界,能极大收敛暴露面、构建端到端的以最小权限为原则的应用级动态访问控制体系,将业务与安全深度融合,大大提升攻击者的成本。未来零信任体系将和现有防御体系充分结合和深度融合,暴露面收敛后,内外部攻击的智能大数据分析非常重要,这是我的看法。 03 Q:作为一家终端安全的厂商,联软为何做零信任或SDP?
首先,零信任或SDP并不是没有边界,而是在传统边界逐渐失效的情况下构建以上下文(如身份)为基础的围绕每个应用虚拟边界,比如在远程办公下边界从防火墙延伸到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各类终端的动态安全环境感知与防护能力就非常重要,那么联软十多年的终端安全管理经验积累和UEM能力就可以帮助我们或伙伴的零信任方案提升价值。 其次,联软早在2004年就开始做网络准入控制,NAC强调先验证身份,再连接网络,设备安全基线不符可强制下线修复,这也是动态访问控制的思想,这和零信任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到了云+移动的时代传统网络边界被打破,也就出现了SDP,实现更灵活和细粒度的动态访问控制,我们设计EMM产品的架构时就采用了APN网关,强调服务隐身和应用层安全隧道,2019年推出SDP产品,今年推出UEM的ZTNA零信任网络访问产品和方案。 最后,零信任最终目标是保护数据和资源,而联软一直提供领先的数据防泄露、数字水印、多网文件安全传输等方案,我们的零信任方案很好地将上述技术融合进来,确保数据安全。 04 Q:虽然经历了十年发展,仍有人说零信任是概念,现在还处于市场的探索期,对这一点怎么看?
05 Q:联软SDP产品如何保护数据资产安全?
06 Q:在座的各位都是零信任SDP领域的代表企业,未来大家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
未来,联软也将发挥自身在零信任领域的优势作用,持续创新,为零信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打造更专业、高效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在本次大会的CSA GCR颁奖典礼和晚宴上,联软UniSDP安界软件定义边界系统获得了CSA 2020安全创新奖;联软在云上论坛的分享人由于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突出贡献,被云安全联盟授予研究贡献奖。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