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脑已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当然一些红极一时的功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淘汰,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年在电脑上消失的设计。 串行接口 COM口的学名做串行接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按电气标准及协议来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USB等。 RS-232-C、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现在家用电脑上已经没有串行接口了,不过有些工控机上还是会配备串行接口的,因为协议简单,容易实行,不过被USB取代也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USB也是串行总线的一种,其学名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是目前电脑上应用较广泛的接口规范,由Intel、Microsoft、Compaq、IBM、NEC、Northern Telcom等几家大厂商发起的新型外设接口标准。USB接口速度快、连接简单、不需要外接电源,传输速度12Mbps,USB2.0可达480Mbps,而最新的USB3.1可以达到10Gbps的速率。 并行接口 再看看并口,很多人也叫它打印机口。并口采用的是25针的D形接头。所谓“并行”就是指可以同时通过8位数据进行传送,这样数据的传输速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但要注意的是,并口传送的线路长度有限制,不能太长,否则干扰就会增大,数据也就更容量出错。 并口其实在以前不并只是用在打印机上,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Zip Drive、扫描器 、以及一些早期的声卡和一些老式的摄像头,还有EPROM编程器,模拟器等设备都是采用并行接口的。 并口的工作模式包括: 1、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称为标准并口,它是最早出现的并口工作模式,几乎所有使用并口的外设都支持该模式。 2、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称为增强型高速并口,它是在SPP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作模式,也是现在应用最多的并口工作模式,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打印机、扫描仪都支持EPP 模式。 3、ECP(ExtendedCapability Port)即扩充功能并口,它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并口工作模式,但兼容性问题也比较多,除非您的外设支持ECP 模式,否则不要选择该模式。 随着USB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并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它在I/O部分占的地方却又非常大,直到最后各家都放弃了LPT转而增加更多的USB接口。 ISA插槽和AMR插槽 ISA插槽是基于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PCI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8MHz左右,为16位插槽,最大传输率16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已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 ISA插槽最大的缺点就是CPU资源占用太高,数据带宽却非常小,所以现在只能在老主板上看到ISA插槽,现在的新品主板已经完全看不到任何ISA插槽的痕迹了。 并且ISA插槽的消失也导致了一代声卡之王Creative Sound Blaster AWE64 Gold的陨落,很多网友曾为了继续使用这块当时的帝王而特意选择带有ISA插槽的主板,但无奈最后由于驱动停止开发等问题也无法继续再使用下去。 AMR AMR(Audio MODEM Riser,声音和调制解调器插卡)规范,它是1998年英特尔公司发起并号召其它相关厂商共同制定的一套开放工业标准,旨在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卡上。 因为在此之前,当主板上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同处在一起时,会产生互相干扰的现象。而AMR规范就是将声卡和调制解调器功能集成在主板上,同时又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隔离开来,避免相互干扰。这样做既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声卡与MODEM子系统在功能上的一些限制。 由于控制电路和数字电路能比较容易集成在芯片组中或主板上,而接口电路和模拟电路由于某些原因(如电磁干扰、电气接口不同)难以集成到主板上。因此,英特尔公司就专门开发出了AMR插槽,目的是将模拟电路和I/O接口电路转移到单独的AMR插卡中,其它部件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