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产业曾是福建省罗源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守住绿水青山,罗源县关停退出石材产业,投资1.27亿元,推动5066亩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让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如今的罗源,河道变清了,基本消除了“牛奶溪”现象,山体复绿,空气清新,实现了绿色转型,打造出矿山治理的“罗源样本”。 腾笼换鸟,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罗源县的支柱性产业,石材产业曾为罗源县年创产值50多亿元,年创税收1亿多元,全县矿山石材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在外从事销售及其他衍生产业的从业人员更是近10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0%。但石材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同时威胁着福州市第二水源地敖江的水质安全。 为有效治理石材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2015年,罗源按照福建省、福州市部署要求,大力统筹推进石材行业关停退出工作,关停全县167家石材加工企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罗源盘活闲置石材厂房等资源,实现良性循环,助推经济转型。 在西兰乡福建亿森竹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把毛竹送入生产线,经过平整、打磨等一系列工序,一块块竹压板被加工好。这些竹压板将会被运到广东、浙江等地的竹制家具企业。
西兰乡福建亿森竹业有限公司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