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随着乐视的倒下,互联网电视整体趋于沉寂,微鲸、暴风TV等很多互联网电视品牌都相继消亡。不过,依托传统电视品牌而发展起来的酷开、雷鸟,却逐步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观察来看,酷开、雷鸟脱胎于创维和TCL,业务运营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二者都依然保有硬件业务,也即产销自有品牌的互联网电视;同时,不止于硬件的销售,二者都依托母品牌的资源,大力开展大屏互联网运营,收获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 当然,受限于互联网电视整体市场的萎缩,在硬件销售方面二者的体量都并不大。因此,酷开、雷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系统研发设计、内容服务运营等软件方面。 钉科技注意到,虽然TCL电视全球整体销量要高于创维,但在中国市场,雷鸟的发展状况和酷开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财报能体现这一点。2020年创维集团三季度财报显示,酷开系统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在前三季度营收超过7.63亿,较去年同期上涨27.8%。并且,酷开系统在中国累计的智能终端激活用户总量已经超过5211万台,月活超过3127万,日均活跃量超过1752万人次。 再看雷鸟。2020年前三季,TCL电子旗下负责国内互联网电视运营的雷鸟科技收入5.7亿港元,同比增长148.4%;经营利润1.8亿港元,增长173%。前三季,雷鸟科技的会员业务收入、增值业务收入、广告业务收入分别增长78.4%、167.6%和3.8%,ARPU值增36.5%达33.8港元。截至2020年4月,雷鸟科技全球累计激活用户数攀升至4596万。 从营收规模来看,雷鸟明显不如酷开,大约相差3亿元人民币;从激活用户来看,雷鸟用的是全球数据,但即便是这个数据,和酷开相比也有数百万的差距。 当然,也可以看到,雷鸟的几项核心指标的增速还是比较快的,而且随着TCL电视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其激活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张。 但总体来看,酷开的开创能力是雷鸟需要学习的。比如,酷开“无界创新”的思维,让酷开的业务边界进一步扩大,而不仅局限于创维体系内部,在广电、物联网、大屏等领域都可以施展拳脚。此外,酷开也是最先整合BAT内容和资本资源的企业,估值也超过100亿元,成为OTT的领军品牌,并且即将开启独立上市之路。 所以,酷开在前面跑,雷鸟在后面跟,这是行业基本的状态。但对于有着TCL这一强大资源背景的雷鸟科技来说,其整体能力,尤其是开辟式创新方面,应该有更好的表现。脱胎于TCL,但不止于TCL,这应该成为雷鸟追求的星辰大海。 伴随着互联网电视行业的起伏,OTT行业的发展也难言乐观。但机遇和挑战是一体两面,越是在行业低潮期,其实也越是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对于头部企业来看,肩负着更大的创新发展重任,这是酷开、雷鸟们不可回避的历史性机遇和责任。(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