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重构想象!KAVA首款全地形车新品亮相,引领行业变革全新尚界H5凭借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技术,让湿滑路面也“稳”操胜券传祺向往S9乾崑22.99万起,华为智驾、宁德电池、智电四驱三大标配以赛验车证实力 长城炮包揽敦耐赛T2量产组冠亚军 V6火炮将于9月23日上市交付赛力斯入选福布斯中国ESG 50强 树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标杆东软盖龙佳@亚洲愿景论坛: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全球面临的核心问题上市限时价4.29万元,睿蓝蓝气球9月13日奏响出行新乐章梅赛德斯-奔驰VLE原型车首次亮相车展:最高8座椅布局,明年上市奇瑞8月销量再创新高:单月出口13万辆刷新纪录华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即将发布:全面解析旗舰配置smart品牌电动化回归:全新精灵2号将于2026年发布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台,全年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华为乾崑的“黑土地”如何孕育智能汽车产业“参天大树”?长安马自达EZ-60双动力中型SUV定档9月26日上市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9月10日全量推送草原深处的硬核伙伴,哈弗猛龙2026款解锁越野新境界赴一场草原之约,哈弗猛龙2026款以东方棱角丈量自由比亚迪秦L EV云辇型今日震撼上市,七夕宠粉限时售价12.98万元起鸿蒙智行揭晓全新问界M7“幸福旗舰”座舱自动驾驶迎来关键转折点,文远知行五年盈利目标明确,成行业领军潜力股

一万人研发!华为全球首发车规级激光雷达 150米探测距离

2020-12-22 13:53:09 来自: 快科技

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下一个技术高地,车载激光雷达,由于定位高精尖技术,也为其带来了高门槛的入场资格,而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华为,凭借着极强的科研实力,已率先入场,而今已到了产出成果的实际。

日前,我们于网络渠道获悉,12月21日,华为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表示,基于场景分析,华为设计、开发了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能力,更符合中国复杂路况下的场景。

当前,车载激光雷达,对于车企来说,应用起来最大的障碍是体积和成本。而要想在汽车上大规模上应用激光雷达,这两个难题必须攻克。

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当前,随着华为正式首发车载激光雷达,意味着华为对于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的量产已经做好了准备。

据介绍,比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激光雷达在目标轮廓测量、角度测量、光照稳定性、通用障碍物检出等方面都具有极佳的能力。

而在难点场景下,例如城区非规范行人、非规范道路,甚至是非规范驾驶的行为,急需激光雷达来解决。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激光雷达非常重要,相当于自动驾驶的“眼睛”。

对于车载激光雷达,华为研究认为,高速场景看得远,需要看到200米之外的车辆,这决定了激光雷达的测距规格。同时,复杂路口看的款,决定了激光雷达的水平FOV。

据悉,华为首发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具备120°×25°大视野,应对城区、高速等场景的人、车测距诉求、全视场测距可达150米;

同时在全视野中,水平、垂直线束均匀分布,不存在拼接、抖动等情况,形成稳定的点云对后端感知算法非常友好,而作为车规级产品,此款激光雷达小体积,适合前装量产车型需求。

此外,在成本方面,华为激光雷达还暂时做不到此前宣称的100美元,但是基本是在几百美元左右。

跟市面上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的32线、64线或128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相比,这个价格可谓非常便宜。而且,当前华为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主机厂抢购的爆品。

同时,此前有消息显示,华为激光雷达,已经在苏州一辆蔚来ES8车上进行测试,从装车图片来看,激光雷达体积很小,可以完全隐藏于车内结构中。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车展期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宣布,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一起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在其公布的长安方舟架构中,将预留36个传感器,其中包含5个激光雷达。

各大车企争相宣称要率先用上车载激光雷达,这也表明了当前车载激光雷达极具极大的发展前景,而已经率先入场的华为,或将引领新一轮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潮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