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一槌定音》)临摹,是书法学习中的必经之路,自古便有临习“碑学”和“帖学”两条路。 帖,是古人随手书写的便签、书信,呈现的是随意、自然之美;碑,是将文字刻在石头上,追呈现的是工整严谨、雄壮有力的金石之美。 自清中期以来,碑学的风尚一时间风靡全国,乃至于到了“举国皆碑”的地步。但是有一人,在碑学笼罩的时代,力行帖学,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重新接通了晋唐书法日常书写的抒情传统,写出了与前人全然不同的帖书韵味,这个人就是白蕉。 相对于“碑学”的工整、循规蹈矩,在“帖学”的自然随性中,要写出高雅气质、朴素美感则更为困难,这也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法帖,被后世尊为“二王”体系,成为书法至高境界的原因。 而白蕉,在他所处的时代,终生皈依于"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丰韵,最终彻悟了真正的用笔之道,在他书法最高成就的《兰题杂存》中,每一首诗我们都能看出晋人手札的影子,每一个字都能再现晋唐风貌的至美自然。 沙孟海先生一句“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之数人”的赞誉,便看出白蕉当之无愧的是20世纪帖学第一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