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式结束,各个手机厂商也在大幕落下前或早或晚地提交了自己的最后一份答卷——在整体市场格外受到各种特殊情况影响的大环境下,各家反而在今年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惊喜。 除开迟来的最后一位5G考生苹果,今年各家主要将升级点放在了影像、屏幕和性能的提升上,高刷2K、定制镜头、新处理器等诸多新功能纷至沓来,让市场选择更多的同时,也不禁会让人迷惑:究竟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更适合你的?为此,我们搜集了目前市面上八款不同品牌的旗舰: iPhone 12 Pro Max、OPPO Find X2 Pro、vivo X60 Pro、华为 Mate 40 Pro、荣耀30 Pro+、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5G、小米11、一加8 Pro(排名不分先后,按照手机品牌首字母排列)。 究竟谁的长焦镜头效果最好,谁的屏幕显示最为清晰,谁性能表现最好,谁玩游戏温度最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外观部分:材质大同小异,设计各不相同 外观设计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于一款智能手机的第一印象,而重量和手感更是能够成为影响一个手机“好用”与否的重要考量标准。毕竟如果你没有“好看的皮囊”的话,那么我们恐怕都没有触及你“有趣的灵魂”的心情。不过重量、功能、手感、续航几者之间向来难全,我们不妨看看这些旗舰们各自的选择。 首先是机身的颜色上,手机的颜色更符合潮流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观感受是“舒适”,消费者的审美能力随着厂商设计能力的提升而提升,而高端机在颜色的选择上总是更偏向克制与内敛。因此除开定制机型和素皮等特殊情况外,机身颜色以低饱和度和相对纯净的颜色为主。 而在机身材质上,AG玻璃几乎已经成为了当前旗舰手机的标配,本次榜单中的八款手机全部采用或者至少部分采用了AG玻璃材质。传统亮面玻璃在旗舰机中的使用率正在逐步降低(保留传统亮面玻璃材质的手机仅有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一加8 Pro和荣耀30 Pro+),这可能是厂商在调研中发现用户对传统亮面玻璃材质的兴趣正在逐渐降低,因此厂商在使用玻璃材质的手机中往往会采用AG磨砂工艺,让玻璃材质具备更优秀的观感和触感。 而陶瓷和素皮依然还是部分厂商的保留项目,陶瓷的釉质层为机身带来了更为顺滑的手感和通透的颜色;素皮在保留皮质纹路外观的同时触感也近乎皮革,让旗舰手机的外观有了一丝温度,甚至还有点“轻奢”的味道。 再者是旗舰机屏幕曲率的变化,曲面屏依然是旗舰机标配。除了iPhone 12 Pro Max之外,剩下七台手机无一例外采用曲面屏幕。曲面屏是当前产业链能够拿出中和屏幕与中框过渡的上等解决方案,所以有着更为舒适的屏幕边缘过渡手感,特别是点亮屏幕时,曲面屏手机能够带来正面无边框的视觉观感,更具有一体性和科技感。 在处理前置摄像头排布方面,厂商拿出了刘海屏、左上角挖孔、屏幕中置挖孔、右上角挖孔四种前置摄像头处理方案。这种排布方式只会带来不同的正面屏幕观感,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实际体验见仁见智。 手机影像系统提升在外观上的表现是后置摄像头数量的增多,毕竟单独一枚摄像头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旗舰机影像系统的想象力。而手机后置的影像系统也是厂商设计的“重点关照对象”,毕竟摄像头的排列方式决定了一款手机的辨识度,今年尤甚。这主要是因为旗舰机为了更强的影像系统而加入了带有更多功能的摄像头。 从外观上来看,今年主流的后置影像系统设计方案有竖排多摄(OPPO Find X2 Pro、一加8 Pro)、矩阵式多摄(苹果iPhone12 Pro Max、小米11)、环形多摄(华为Mate40 Pro)和麻将式多摄(荣耀30 Pro+、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和vivo X60 Pro)。不尽相同的设计方案搭配舒适的颜色设计以及机身材质的选择,让今年的旗舰手机外观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美学造诣。 影像系统:主摄素质保证,但风格调校大相径庭 说到手机你可能会想到的是通话,但有趣的是,除了通讯功能以外,相机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最让人关注的“附加功能”。其实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消费者对画面记录的需求和智能手机愈发充足的计算能力为摄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实将购买条件抬升到旗舰层次,消费者对手机的拍摄能力不用有所担心,从参数上就能看到,这都是手机厂商们不遗余力去堆料的结果。我们横评的8款旗舰机都已经实现了从超广角到长焦镜头的覆盖,主摄CMOS尺寸普遍较大,防抖功能均未缺席。 当然,硬件的搭配也能作为选购的参考,比如想要极限解析,三星和小米都达到了上亿像素;想要多摄均衡,苹果的三颗1200万像素镜头可能会更好地满足需求;想要更好的防抖,vivo和苹果独特的防抖方式则可以优先考虑。 当然,这只是选购的第一步,好不好还得实际样张来验证。为此,我们将8款旗舰手机放置于相同变量的环境中进行多组拍摄测试,选取效果最佳的样张进行对比。还别说,一对比真能看出明显的差异。 1、 白天场景对比 白天的室外场景能够较为清晰地呈现出相机在曝光、色彩、解析、超广畸变校正、测光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厂商在AI色彩调校上风格的偏向。 也许有朋友会说,解析没什么好比,肯定是1亿像素胜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般而言,相机默认的拍摄状态是手机厂商认定的适应性最强的拍摄方式,而上亿像素的三星和小米默认拍摄状态都不是1亿像素。我们采用默认拍摄方式进行拍摄对比,放大后看,华为系手机的解析力反而较有优势。 色彩调校能够看出不同厂商对消费者需求不同的理解。从样张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师出同门的华为和荣耀色彩风格偏向于肉眼所见,而OPPO、vivo则是加重色彩,让画面更加讨好眼球。 从变焦的连续性上来说,即便是像素一样的苹果也出现了测光差异,轻微的色彩差异在大部分变焦场景中都会存在。好在超广角畸形矫正均得到了重视,测试的机型都有不错的表现。 2、 人像样张对比 拍人是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但大多数手机用户实际上并未掌握充足的人像拍摄技巧。所以我们模拟了顺光和强逆光两种人像场景来体现手机相机的差异化效果。 强逆光非常考验手机相机的极限性能,在这方面所有相机都超出负荷,均出现了鬼影或者炫光。但实际上不同厂商也有不同的压光策略,有的选择不让脸部变黑,后方压光则“放开手脚”,有的选择强制压光让脸黑一点点。综合而言,OPPO、vivo、与华为的表现相对让人满意。 顺光场景下,所有样张均采用人像模式拍摄。其中部分机型以vivo为代表搭载了专业人像镜头,可以提供更接近人眼所见的脸型拍摄。OPPO则是在系统级层面进行算法优化,对面部进行合理的美肤。人像拍摄均开启美颜,同样不同厂商对美颜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苹果追求原汁原味、华为自然等等。大家依图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即可。 3、 暖光小场景对比 在色温幅度较大的环境中,相机白平衡面临着氛围优先还是白色优先的选择,不一样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色彩呈现。理论上来说,人眼所感知的场景会更偏向于白色优先,但拥有一定色温氛围会让照片更加好看,氛围过量也会影响观感。 暖光小场景的样张如图所示,不同厂商依然有着不同的理解。vivo的色温把控,微微的黄色恰到好处,同时静物上的明暗对比让画面更具质感。 4、 高动态场景对比 动态范围是前两年手机相机一直在强调的项目,因为它意味着明暗跨度较大的场景是否能保留更多的细节。但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手机相机动态范围显著提升,却带来了一个问题:明暗处细节都保留的足够多了,但照片的质感却降低了。 在这组高动态场景的样张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机型已经具备了优秀的高光压制和暗光提亮能力,但不同厂商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有的选择了明暗自然过渡以获得更好的观感,有的则选择了更多的细节。这方面的选择见仁见智,大家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就好。 5、 全焦段夜景对比 如今手机的主摄越来越强,拍大部分夜景已经不成问题,但其它镜头的夜景大多存在着明显上升空间。为此,我们选择了超广角、主摄、5倍变焦的夜景场景进行对比,以此体现不同镜头在夜景表现上的连续性。 在超广角和主摄的场景下,样张差异不大,所有机型均有较好的画面呈现。但到了5倍变焦上,iPhone的优势就呈现出来了,不仅灯牌明亮清晰没有变色,周边的暗部场景也有足够的亮度,保证了细节和清晰度。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读者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哪款手机的拍摄能力最强呢?其实手机相机并没有最强之说,旗舰手机的相机选购标准应该是哪个更适合自己。本次横评的八款手机可以说是各大品牌的扛鼎之作,相机的基本素质完全无需担心。但并不是说它们就是完美的,限于技术水平手机厂商不得不在各项参数之间进行取舍,而消费者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认可的那家方案。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