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式生态VS高通式生态 谁更是驱动中国产业发展新动能?
正如我们所知,外企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政治正确”是一个基本选项。从一开始在中国销售产品,到后来投资换市场,再后来深耕中国,帮助中国合作伙伴成功。而如今,更是融入中国的产业,将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理念,与中国产业一起分享。 这当然不是空话。作为行业观察者,懂懂看到外企在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变化,看到很多外资巨头在越来越愿意扎根中国、真金白银投入的诚意。 有点跑题,拉回来。先说高通生态,再说说高通在中国做了什么。 高通的发展是在大量研发资源投入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实现的基于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毫不用隐晦,高通属于当今移动通信领域拥有核心专利最多的那类企业。 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是全世界所有科技公司都向往的一种商业模式,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就是因为这种模式需要长时间、高投入的研发积累,并有好质量的专利产出。高通对于产业的贡献是,通过专利的水平授权,把这些一流的技术拿出来与全产业共享。 高通90年代进入中国,一直跟随中国发展的政策根植于中国市场。目前在北京、贵州、上海、深圳、重庆和西安设有多家独资实体、合资公司和分支机构,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中国有超过2000名员工,近70%的中国区员工属于研发、工程技术和客户服务团队。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高通是真的在中国投入研发,将有价值的技术带入中国,同时也在中国培养出一大批世界级的通信技术人才。 高通的生态中,有通信设备商,有手机厂商,也有遍布于医疗、教育、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的智能终端设备商,高通是以核心的技术帮助各个行业发展。比如华为和中兴,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企业,这背后与高通多年的合作分不开,高通也连续数年被华为和中兴评为年度最佳合作伙伴。再比如中国正在崛起的智能手机厂商群体,中国手机厂商凭借对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和反应,凭借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借助于高通的核心技术,近几年在中国和国际手机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一股“中国势力”。 跟苹果一样,中国同样也是高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与苹果不同的是,高通不仅自己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是支持、带动整个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自己“独乐乐”。 高通的专利授权的模式,协助中国的上下游企业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健康生态系统。美国知名半导体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统计了2016年手机厂商出货量全球前12强。全世界前12家手机厂商中,其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而在2016年7月中国国家专利局公布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榜单上,前10名中有7家是手机企业。 现在中国的手机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开拓国际市场,专利是最大的障碍。作为全球公认的专利大户和“行家里手”,高通在中国手机厂商专利很弱的时候可以帮上一把。2015年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爱立信以侵犯其专利的缘由被起诉,最后的结果是搭载高通骁龙芯片的手机可以继续在印度市场销售,不受影响。 半导体技术站在产业链的最上游,中国在IT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处于“缺芯”的状态,中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扶持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这一能力。高通从根植中国、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后与一系列中国本土芯片厂商合作,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核心的技术能力。 比如帮助中国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半导体晶圆生产企业——中芯国际实现高性能的28纳米制程的芯片的量产,后来又助力中芯国际的下游企业江阴长电攻破了14纳米的凸块工艺的技术难关,中芯长电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14纳米先进工艺技术节点产业链并实现量产的半导体公司——这使得中国在芯片技术上,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此外,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共同投资成立贵州华芯通半导体科技公司,旨在设计、开发和销售基于ARM架构的先进服务器芯片。该服务器芯片将由合资公司开发,基于高通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授权,由本土团队进行设计和制造,最终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服务器芯片,进而服务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如果这一芯片研发成功并投入量产,将解决中国在相关领域“缺芯”的局面。 高通进入中国二十多年,它的专利授权也曾一度遭到质疑,并且“吃”到了中国政府开出的罚单。在此之后,高通不仅很快地实施了整改,与政府部门达成了一致,还更进一步紧贴中国政策,与中国各个层面的企业深入合作,融入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当中。到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120家企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整改决定与高通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 结束语 与中国产业共发展,其实真不是一句虚话、空话。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企业,你进入一个市场,在收获市场成果的同时,也要对这个市场做贡献。如果在一个市场上只做生意、只掠夺财富,你再创新,那也只是属于你自己的创新,你再成功也只是一个企业的成功。这是不能够长久的事情。 在中国,不仅是高通,我们看到微软、惠普等外企,都在不断调整在华策略,努力使自己真正融入中国产业。在这一点上看,苹果在中国真的很高冷,也真的很另类。或许,是市场过于成功,让它只忙着在中国“收割”,还来不及想到做出贡献吧。 苹果和高通,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巨头,都是极具创新精神的公司,但两家的生态模式完全不同,落地在中国的姿势也完全不同。从结果上看,懂懂觉得高通的姿势更好看也更得人心,也因此能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