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深圳1月31日电 题:广东柔性显示产业加速发展 新华社记者陈宇轩 春运已经开始,在人来人往的深圳机场,一棵“柔树”吸引了不少旅客驻足观看。500多片轻薄显示屏挂满树梢,像树叶一样随风飘动。 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场景背后,是柔性显示屏的“魔力”。这些翩翩起舞的柔性显示屏是地道的“深圳制造”,像纸一样薄、可折叠可弯曲,颠覆了人们对电子屏幕的印象。 在硬屏时代,日韩品牌引领着行业潮流和技术水平,中国企业只能是“跟随者”,产品往往落后一代甚至更多。进入柔性显示时代以来,全球显示屏企业大多采用低温多晶硅柔性显示技术,而来自深圳的柔宇科技公司“换了个赛道”,自主研发了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表示,与传统柔性显示技术相比,这种新技术路线制程温度更低、器件结构更简单、工艺流程更简化、生产设备投入更小,生产的柔性集成电路和全柔性显示屏具有弯折特性和可靠性。 2014年,经过探索“无人区”、实现“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柔宇科技公司成功研制出厚度0.01毫米、最小卷曲半径1毫米的彩色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柔宇又在深圳市龙岗区建立了基于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的柔性显示生产线,这一新技术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当前,基于新技术路线的柔性显示屏已经应用到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办公教育等丰富场景,描绘出智慧生活的未来图景。“柔性技术是一个迈向‘无人区’、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我们将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持续耕耘。”刘自鸿说。 当前,柔性显示产业正迎来发展机遇。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报告称,近年来,柔性屏面板出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全球柔性屏面板出货量约2.02亿片,预计2022年出货量达5.70亿片。同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以及相关下游应用产品需求量扩大,柔性屏在显示设备的产能份额占比不断提高,2018年全球柔性屏产能份额占比约27%,预计2022年占比达到46%。 近年来,作为我国柔性显示产业核心发展区域之一,广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了柔宇科技、维信诺、超视堺等新型显示企业,承接建设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构建了超高清、柔性显示等自主创新产业链条。 近日,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在广州增城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额为112亿元,产品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规划年产能约为5000万片模组,达产年产值约为210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新型显示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新型显示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发展机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