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生成数据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当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制造商都试图通过“堆叠更多的计算核心”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惠普却选择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打造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架构。惠普企业(HPE)刚刚展示了“以内存为中心”的“The Machine”超算原型机,这台原型机的40 个节点可共同分享160 TB的内存资源,并使它成为了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内存系统。 传统的计算机的架构方式通常是基于一系列处理器而构建的,并且每次都需要决定投入哪一项任务,虽然可以进一步分到更多的核心和线程(以助其实现多任务),但每颗处理器却都只能依赖于特定的那一部分内存资源,因此在彼此协商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如果用户在内存和外设间迁移数据的话,还会造成更多的浪费——为了加快数据处理的效率,业界想了非常多的办法,但始终都难以突破既有架构的瓶颈。 有鉴于此,HPE决定打破常规,并上线了着眼于挖掘大数据潜能的“The Machine”项目。他们将新架构的核心称作“内存驱动型计算”,并给予了所有处理器访问整个160 TB共享内存池的权限。
由于该原型机采用了非易失性存储技术(NVM),使得所有的数据都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设想成为了现实,这样就消除了将数据发送给系统不同部分时的延时。另外,这台原型机的每个组件也并非是只与本级系统进行互联的——由于内存驱动型计算采用了一个全局协议,也使得The Machine原型机得以以更具效率和模块化的方式运行。 受益于光子通信的发展(而非铜线),这台原型机中各节点之间的通讯也得到了良好的加速。光纤带的运用,不仅可以让节点互联变得更小、更快,还能让整个处理环境变得更加清凉,运行更有效率。 除此以外,The Machine的可扩展性亦值得称道。惠普表示,未来版本的机器甚至具有可堆砌出4096 YB内存池的潜能(1 YB = 1 万亿 TB,两个单位中间还隔着 PB、EB、ZB)。 HPE 首席技术官Mark Potter也表示:“我们相信内存驱动型计算是业界最佳的发展方向,我们发布的这一架构,可以应用于从尖端智能设备到超级计算机等各个方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