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花160万:法院判平台全额返还

2021-03-03 10:48:18 来自: 快科技

熊孩子乱花钱从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乱花钱这件事就变得更容易了。

近年来,随着直播和手游的迅速崛起,未成年人高额打赏、充值事件屡见不鲜,这也引发了无数家庭与直播平台的争议案件。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7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直播打赏相关事件处理。

据介绍,未成年人刘某生初中辍学在家,曾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用于打赏直播平台主播打赏金额高达近160万元,父母得知后希望公司能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拒绝,刘某诉至法院要求某科技公司返还上述款项。

法院在审理该案中,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当事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刘某申请撤回起诉,某科技公司自愿返还近160万元打赏款项,并已履行完毕。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案例,司法实践中涉及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纠纷的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即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这些人在进行网络游戏或打赏时,有的打赏金额高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显然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依法应当被认定无效。


七部门联合治理直播业 将推打赏“冷静期”

除了未成年人的打赏控制之外,近期国家七部门还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其中要求平台对单个虚拟消费品、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对单日打赏额度累计触发相应阈值的用户进行消费提醒,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

打赏冷静期的设置能极大程度的避免冲动消费,以及未成年人打赏的情况出现,能有效保护人民财产安全,规范网络直播行业运行规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