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315,估计这会某些公司的公关部门又该紧张起来了。最近,有关打车软件“杀熟”的情况再一次上了热搜,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在国内五个城市,花费50000元,通过打车800余次,得到了“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的结论。 小编记得之前就有过类似的新闻,说的是频繁使用叫车软件的用户,比不经常使用叫车软件的用户,在相同行程的情况下前者要支付给平台更多的费用,对此被消费者们戏称为“杀熟”。现在,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这回则体现在用更贵的手机打车也更贵。 所以手持iPhone 12 Pro Max 512GB 国行带票、带AppleCare+服务的可要留点心眼了,你可能正被冤大头。当然,尊贵的华为保时捷设计用户、以及三星Ultra用户,也要当心。 据悉,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他们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专门打车800多次,花费50000元换回了下面这份打车报告。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 调研当中,还发现实际车费比预估费要高,而这样的情况占比高达80%。记者暗访调查,网约车司机也表示实际车费肯定比预估价高,因为没有各种打车补贴和优惠,苹果手机的价格会贵一点。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报告:直播带货、未成年人大额充值、大数据“杀熟”这三项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反垄断法》禁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无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