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全球通胀问题受热议!国家发改委回应: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充足,大宗商品不具备长期上涨 ...

2021-03-25 18:16:56 来自: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记者 孟夏冰 姚佳)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美国又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针对各方面都在热议全球通胀问题,国家发改委回应,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表示,对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应该客观分析、理性看待。当前,各方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因的分析很多,综合起来看是短期供需关系变化、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多数商品价格上涨可以视为短期因素叠加作用下的修复性、阶段性反弹。同时我们还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也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如全球流动性宽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向国内传导,但这种传导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从根本上讲,我国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发展有足够的韧性、潜力,工农业产能充足、供给充裕,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讲,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看,一方面,食品和服务在CPI中占比高,且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近来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服务价格相对稳定是CPI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其中,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变化,猪肉价格随着生猪生产恢复有望逐渐向正常水平回归;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效应会逐步衰减,预计终端消费品价格受影响较小。

综合判断,今年CPI将在比较温和的区间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看,今年1-2月份,PPI走出了此前大约一年半的下跌周期,呈恢复性上涨态势;后续受相关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滞后影响,PPI走势可能出现波动,但全年平均预计将处于合理水平。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