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报6月9日消息 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移动业务收入无疑是营业收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流量业务收入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是,近年来利用运营商计费规则漏洞盗用流量的情况却是屡禁不止,运营商对此有苦难言。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网速和流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今年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不限流量套餐,但是价格都比较昂贵,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还是难以接受。 因此流量盗用应运而生。其实从2G时代开始流量盗用行为就一直存在,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近年来随着用户对手机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流量盗用行为也愈演愈烈。 近几年各家运营商陆续推出了自家的定向流量业务,而这也给流量盗用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近两年来,大部分的流量盗用采用的方式都是将普通上网行为伪装成定向业务去欺骗运营商的计费网关,从而达到免流的目的。 据IT之家编辑了解,此类流量盗用行为每年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达数亿元。虽然运营商也在不断采取相关措施禁止流量盗用行为,但是免流技术的进化速度却远远的超过了运营商的封堵力度。 另外随着云服务器的普及和手机APP的便捷操作,毫无专业技术基础的普通消费者也能够根据网上提供的教程自己搭建免流服务器。而在某宝上搭建一个稳定并且可以长期维护的免流服务器,成本也只有几十元。 对于运营商来说,从海量的流量里面筛选出这些异常访问本身工作量就很大,如果为了弥补漏洞对系统进行升级或者改动,一旦出现计费错误或者话单延迟等问题,又将会受到用户的大规模投诉,对于业务支撑部门来说,还是有些得不偿失。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