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智能设备 查看内容

微软小冰新诗集版权遭侵犯,人工智能著作权应被保护

2017-06-11 16:47:27 来自: IT之家骑士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公众的日益关注,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社会,甚至开始渗透到文学艺术创作领域。近日,微软的人工智能小冰推出了“个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很快,高晓松在微博上表示出了对人工智能版权的担忧——他指出,倘若微软小冰的作品被抄袭,谁来捍卫AI的著作权?

不幸的是,高晓松所担忧的问题成了现实。最近笔者在网络上发现了这本人工智能诗集的电子盗版,在某电子书APP上自主发布,还有一些网友在论坛客户端上传小冰诗集的链接,引用小冰的诗如“树影压在秋天的报纸上,中间隔着一片梦幻的海洋”有些网友已经在下面跟帖评论。这让人们不得不对此问题给予关注,究竟未来人工智能著作权应走向何方?

实际上,有关人工智能的著作权问题,已经有人在进行着讨论与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熊琦认为在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究竟是否能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的问题上,主要有两个评判标准,“第一是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内容是否达到了最低限度的创造性;第二,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内容是单纯的机械计算和程序推演,还是属于人工智能设计者的行为。”

对于第一点的回答,现在根据人类与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表象来看,无法区分和界定创作性的最低限度,因此无法来评判人工智能的作品是否能够称为创作。那么讨论的关键点就要落在第二个问题上,人工智能的创造性是否是由人类设计者来完成的,并且人工智能具有进行价值取舍的能力,将无意识和无条理的数据能够排列成可被理解和欣赏的作品。微软小冰在这一点上,已经初具雏形。北京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副秘书长马德刚律师认为,“保护著作权的理由之一是,通过给予著作者一段法定的期间,排他地享有著作权,以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在这一点上来看,微软小冰的作品已经广泛的传播,同时满足作品的独创性并能够被人类认知和传播,因此小冰的著作权应该被给予保护。

微软小冰通过深度学习了512位诗人的作品,并且已经具备了图像识别和自主生成的能力,每次在识别不同的图像时都会生成新的内容,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来看,微软小冰的作品在著作权法上已经可以视为代表所有者意志的创作行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