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数码相机 查看内容

可拍微距的长焦头 松下S 70-300mm F4.5-5.6镜头评测

2021-04-26 15:20:50 来自: 泡泡网

    在300mm端,松下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中心分辨率的最佳表现为F5.6-F16,光圈全开可以放心使用。边缘区域在F5.6最大光圈时画面偏肉,当光圈收缩一档后情况要好很多;在F22光圈时受到镜头衍射现象的影响,画质解析力下降。总体来说,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的特点是各光圈下都具备锐利的表现,相信如果搭载更高像素的LUMIX S1R全画幅微单时应该会有更佳的表现。

暗角:

70mm焦段

300mm焦段

    在实际拍摄中,松下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镜头的暗角控制总体来说非常不错,在700mm端时仅F4.5最大光圈下能看到暗角情况出现,光圈收一档后就几乎感觉不到暗角的存在。而在300mm焦段时,F5.6最大光圈下画面四周只有轻微的的失光现象,作为一支长焦镜头来说表现优秀。

畸变:

70mm

300mm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在700mm端画面形变非常小,肉眼看上去几乎可以不计;300mm端也没有出现一般长焦镜头比较容易出现的枕型畸变,这在同类型的长焦变焦镜头中算是十分出色的表现。

色散:

70mm焦段,画面高亮高对比区域100%放大截图

    拍摄明暗光比比较大的照片时比较容易出现色散现象,比如紫边、蓝绿边等情况。一般来说,一支镜头只要紫边不太严重,都不会影响到拍摄。而作为一支并非走旗舰高端路线的长焦镜头 ,松下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在色散的控制上的表现让人非常惊喜,在70mm焦段时即便是光圈全开也感觉不到有明显的紫边。

300mm焦段,画面高亮高对比区域100%放大截图

    而在300mm的远摄焦段中,镜头在不同光圈下都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色散现象,UED超低色散镜片和ED低色散镜片的使用确实对于画质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视频拍摄:

镜头在视频拍摄时自动对焦非常顺滑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镜头主要优先针对的是静态图片的拍摄,所以在对焦方面的思路以果断干脆优先,但这对于视频拍摄反而不是那么友好。而这次松下对这支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镜头在视频录制上进行了优化,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对焦和平滑的光圈变化,从上面的GIF动图能看到,镜头在焦点切换时过渡非常顺滑,没有拉风箱或者明显的呼吸效应。

更多松下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镜头实拍样片:

0.5X的放大倍率非常适合拍摄近距离的特写画面

评测总结:

    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作为一支L卡口全画幅镜头的新秀,为松下L卡口微单的用户带来了更远的焦段,拍摄题材也有了更多样的选择,UED超低色散镜片、ED低色散镜片以及UHR超高折射率镜片的豪华配置,为这支镜头的优秀画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在解析力还是色散控制方面都堪比高端旗舰级专业镜头;更重要的是,这支镜头不仅仅是一支长焦镜头,其0.5X的放大倍率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微距镜头,但相比同类型的镜头来说可以更近距离的拍摄物体特写,具备更强的实用性。

    同时,松下LUMIX S 70-300mm F4.5-5.6 MACRO O.I.S.镜头还搭载OIS光学防抖和出色的防护性,以及还有着不错的操控性,对焦模式调整拨杆、对焦范围限定器以及防抖开关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效率,握持手感也让人感到十分舒适与满意。目前这支镜头的售价为7498元,综合镜头各方面的表现来看,这样的价格确实算得上十分具有性价比了,非常值得松下全画幅相机以及L卡口微单用户入手。

松下(Panasonic)70-300mm F4.5-5.6全画幅微单/无反望远变焦镜头、微距、长焦
京东价:7498.00
去购买



12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