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苹果并购IBM传闻成笑料?
其实不仅在技术层面,沃森存有争议,其未来的商业前景也不明朗,尤其是其竞争对手,比如谷歌、微软、亚马逊已经将其 AI 软件推向市场,虽然沃森应用价值很大,但还需要双方进行技术整合,这意味着公司购买沃森后,还需要为其准备好数据(如上述MD安德森癌症中心,据称为了配合沃森,仅新的电子病历的建立就投入了4亿美元),这与其说是购买产品,不如说一个整合项目,而且投入巨大。而实际上,不仅是沃森的客户,仅IBM自己,这几年就斥资逾40亿美元收购了若干家拥有大量医疗数据,比如帐单记录、病历、X射线和MRI图像等的企业,以“喂养”沃森。 那么IBM 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为沃森建立起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就像Gartner 研究员Tom Austin 所言:IBM 给自己定的目标都很庞大,很宏伟,但那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才能实现。这就像一个人在溪水中逆流而上一样困难。而IBM自己也称,沃森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支持的项目。 也许正是鉴于IBM建立在认知计算(目前主要以沃森体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跟踪IBM公司的26位分析师里,只有7位对IBM股票的评级为买入或强力买入。在充满乐观情绪的氛围里,这个比率有些不同寻常的低。据Morningstar统计,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纷纷选择放弃IBM的股票,它们持有的IBM股票的占比只有66%,与IBM同类型的技术公司,例如惠普企业和思科系统的持有比例至少为82%。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IBM过往的已知(业务不断萎缩,转型效果不佳)和未来的未知(以认知计算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再次转型的极大不确定性)看,对于苹果来说,2000~2500亿美元并购带来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机遇,加之苹果在并购上一向“抠门”的策略及核心业务iPhone在未来面临的挑战,一旦并购IBM,苹果手头现金从2600多亿锐减至百亿美元,这不是为了扩大苹果的业务,而是让苹果命悬一线。苹果傻啊?!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