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为大力倡导“做大做强做优、全面均衡发展”的城市发展导向,华顿经济研究院自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权重0.618)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382)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上榜百强城市。 硬经济指标由GDP、储蓄和财政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组成。各单项指标分值由其总量分值(权重0.5)和人均量分值(权重0.5)综合而成。 按照GDP总量指标确定年度入围城市名单倡导城市要不断做大,加入人均量指标倡导城市要不断做强,考量软经济指标则是倡导城市要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做优”集中体现了“五个文明建设”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导向和激励,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 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1万亿元,占全国GDP(101.60万亿元)的70.68%,百强城市显然是中国经济的主战场。 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高居前两位,综合分值分别为94.72和90.31。位居第三至第十位的依次是深圳(82.14)、广州(80.36)、杭州(77.27)、南京(76.91)、苏州(74.52)、成都(72.23)、武汉(70.55)和无锡(67.40)。 今年滨州、宜宾和宁德三市新晋百强城市,焦作、大庆和湛江三市退出百强城市。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