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未成年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也让短视频内容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家长担心,自制力较弱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短视频,会产生沉迷的情况。对此,泰州市妇联5月24日发布了一篇罡杨镇妇联主席陆金丽撰写的文章,文中提醒家长不要抱着成见去看待孩子刷抖音的行为,并向家长们提出了三个建议。 在泰州市妇联发布的《孩子爱上刷抖音怎么办?》一文中,陆金丽主席以武侠小说、日本漫画为例,说明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抖音是正常现象,但其实刷抖音这件事本身来说没什么问题。孩子可以通过抖音视频学习、了解这个世界,关键在于怎么刷、刷什么内容、刷多长时间、有什么结果。 针对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抖音的问题,陆金丽主席向家长们提出了三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是不要抱着成见去看待孩子刷抖音的行为,要先去了解孩子看什么内容、为什么看。如果孩子是通过抖音了解世界,满足好奇心,增强与同龄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家长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在了解孩子刷抖音的理由后,家长可以利用抖音的机制,将抖音变成孩子的“学习工具”。 二是家长不要恐惧抖音。抖音是一个可驯化的平台,家长可以根据抖音按兴趣推荐内容的特点,帮助孩子在抖音上找到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通过抖音搜索兴趣爱好相关的高水平教学视频,把抖音变成学习的平台和工具。 三是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防沉迷。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家长要在管理手机这件事上严肃对待、利好规矩,不要图一时方便把智能手机给孩子随便玩。可以约定每天或周末观看抖音的时间,并把抖音设置成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为保障青少年健康、安全、文明上网,抖音已经推出多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抖音的青少年模式和抖音青少年小程序) 早在2018年,抖音就启动了国内首个专注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系统保护计划“向日葵计划”,组建未成年人专项内容审核团队,设置未成年人安全相关专项举报入口,在多个层面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8年3月,抖音率先推出时间锁功能,成为业内首家推出防沉迷模式的平台,同年,抖音又上线了儿童/未成年人模式,在未成年人使用抖音的时长、内容、消费等方面开启保护,并在此后多次对该模式进行升级。 今年年初,抖音还推出了“萌知计划”,并在App内上线了“抖音青少年小程序”,不断引入学术机构、行业专家、出版社、公益组织、学者教师等多种类型创作者,逐步构建起优质的青少年内容生态。 青少年的未来,需要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守护。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地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