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圆圆: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奥维云网的朱圆圆,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精英人群调研报告》。上一次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是《中产阶级的报告》,刚才上台之前有很多人问我,你这一次是不是还要再讲一个报告?我说是的,他说你现在是不是要讲中产阶级第二部。我说真不是,我这次要讲的是精英人群,正如主持人所说的,现在我们彩电行业升级离不开这两类人群的推动,上一次讲中产,本次跟大家分享是精英人群。 本报告分为4个部分,一是背景定义;二是精英人群画像;三是精英人群生活形态;四是精英人群消费行为。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精英人群和精英人群的市场定义。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累计人均财富为16.9万元,同比增长17%,主要是来自收入的积累和财产市值价值的提高。我们从另外一组数据可以看到,中高端富裕人群的数量逐渐增长,每年百万级上升。这说明,中高端富裕人群拥有较高的社会财富,将为市场带来强大的购买力。 从社会阶层来看,通过两类标准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一类标准为文化及社会资源,经济和组织资源的占有情况,另一类标准为文化程度和收入程度的高低,两类标准都将社会人群分为普通工薪阶级、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本报告界定精英人群包括的是,中产阶级上层和全部的富裕阶级,这一部分人群。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精英人群的评定标准应该也不是单一的。我们先想象一下精英人群的标签,他们应该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有刚才讲的较高的社会财富、以及在某些领域有自身优势和业务优势,他们还跟社会做了互动,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贡献力。所以我们对于精英的代名词有:精选、精制、精明、有能力、有实力、有影响力、有品位等,这是我们想像中的精英人群,究竟现实当中是不是这样的标签?我们具体看一下本次调研。 我们通过资料整理、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以年龄和收入为标准,将年龄在25-60岁之间;且家庭年收入≥50万元或个人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人群,定义为精英人群。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概有60%的精英人群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所以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6大城市,收回问卷2162份,其中有效样本1986份。 以上是我们对精英人群的定义之后,我们再来看精英人群的人物画像。 从性别来看,男性占主体,比重占到了61%。但是随着社会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增强,以及女性独具的感染力等特质,越来越多的公司和领导愿意委以重任。所以,我们认为女性精英人群在未来将呈现上升趋势。 从年龄来看,主要集中在31-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我们现在说的70-85后,这部分人群拥有稳定工作,心理成熟。从数据来看,我们认为,80后人士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我们认为精英人群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从学历来看,精英人群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以本科为主,这部分人群的占比达39%。而且,精英人群还比较注重再教育,经常参加管理类或经济类的培训。因此精英人群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思想上,跟人交流,创新层面和开拓层面都比较强,所以是未来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从家庭结构来看,三口之家和大家庭占到36%和31%,另二人世界占比19%。 从收入和支出来看,精英人群家庭年收入多在60到100万之间,这部分人群占56%。同样,从支出来看比例也很高,因为他们比较关注下一代的培养,比如尽可能的给子女提供生活上或教育上的环境,所以对于家庭开支的占比可以看到维持在20%—60%之间。 结合整个家庭结构我们看一下收支的情况,三口之家和大家庭,家庭年收入在60万到300万之间,同样支出也在40%以上,我们认为,收入高相对来说支出也非常大。 从开支大的方向来看,精英人群在主要家庭开支中,居住占了主要的位置,占比达到20%。其次,精英人群对社交及关系圈比较重视,交际消费在其支出中占据了15%的比重;另外,对于家庭正常的基本生活开支占到了14%。旅游、教育、美食、健身等在开支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还有比较个性的部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部分精英人群将收入的4%来购买奢品牌,他们希望能够享受高品质的服务,或者享受有格调的生活。还有一部分精英人群将收入的1%来购买艺术品或收藏品,这是出于陶冶情操、追求高文化和提升自己品味的需要。还有一部分精英人群将收入的1%来从事着公益活动,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觉得应该肩负道义,取得成功后要懂得回报社会。综合来看,精英人群的消费倾向个性化。 从投资方面来看,精英人群具有很强的理财意识,他们更善于将财富积累起来,让钱滚动起来。从比例来看,投资性房产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占比高达38%。其次为股票投资,比重达到20%。同时,精英人群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对“资产安全性”较高的意识,他们对于存蓄存款也比较看重的,占比达到14%。这是现在精英人群对于整个投资上的情况。 刚才对整个而精英人群做了画像的分析,我们看一下精英人群的生活如何。 精英人群对工作、家庭,身体健康的期望值和实际值,工作繁忙确实是现代精英们的主要特点,但家庭在他们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希望将生活重心的52%留给家人。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生活的重心72%集中在工作上,只有21%留给家庭,主要是由于他们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导致的。由于工作繁忙,身体健康值较低,但他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也比较高。 精英人群工作繁忙程度非常高,工作繁忙的表现之一是频繁出差,我们看一组数据,从一周有3天以上在外出差情况来看,他们58%击败其他人,获得“工作达人”的称号。不知道在座各位精英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另一方面,从每天工作时长看,每天工作9-12小时的人士最多,占比达到54%;4%的管理者每天的工作时长甚至在16小时以上,现在他们的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 繁重的工作之外,他们还有追求自己工作之外的人生价值,我们从这组数据看一下,他们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他们希望把大部分精力留在注重家人,多陪伴家人上。但是受时间的限制,他们每月大多只能陪伴家人的次数是1-2次。其次,闲暇时间用来运动的人群占比为55%,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多为散步、慢跑和各球类运动。其次,外出旅行也是精英人群选择放松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48%的精英人群选择外出旅行。旅游方式上,精英人群喜欢自己掌握旅行节奏,不少精英越来越看重定制化服务,开始倾向于私人订制的旅游方式。 综合以上,精英人群对于生活的形态我们总结为一点,精英人群对于目前的生活幸福感值比较差,主要由于现在工作高负荷,和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都影响着精英们的幸福感,他们没有办法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照顾自己的身体。现在很多精英人群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有自由和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说了这么多关于精英人群界定、画像、家庭以及生活形态,我们最后看一下精英人群在消费行为上有哪些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和我们对精英人群多方面的访谈,我们划分两个维度,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消费低,一个是消费低,把以上精英人群划分为八类,我们看理性和感性消费人群,比例达到48%和52%。其中,追求创新型人群占比最高,为25%,这部分人群他们的特征是喜欢挑战、独特和变化,他们认为应该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喜欢高科技潮流的产品。对于理性消费者,文化知识型精英人群占比最大,达到17%。这部分人群更偏向于再教育,喜欢到有文化氛围的地方去,跟各种知识学者交流。 从生活理念和消费习惯来看,在消费理念上,有71%的精英人群,他们属于“品质一族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