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售预期至252万部(原本178万),而至2025年相信可上升至784万部(原本686万),同时下调对今年传统燃油车的销售预期。 该行预期市场正从防守型的股份转至增长型的汽车股,主因面对晶片短缺的情况下,车厂较为着紧利润多于销量,同时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车,以及车厂需要加大新能源车销量,抵销企业平均燃料效率(CAFC)下的碳排放额度。 该行又指,在第二至第四季,预期中国汽车批发销售增分别1.7%、6.2%及11.4%,汽车保险销量增11.9%、11.6%及8.9%。 行业今年的碳排放额度将可令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受惠,因生产足够数目的新能源车,并可将过量的额度出售,即使在芯片短缺甚至无芯片的情况下,都可透过销售额度获利。 事实上,该行所言也非虚,今年4月份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显示,比亚迪去年获得了754,198个新能源积分,仅次于特斯拉的860,310个积分,排名位于国内第二。 同时,有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当前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已从最初的300~500元/分上涨至2500~3000元/分。按此测算,比亚迪的积分收入就可达20多亿元。 此外,该行表示,比亚迪、小鹏、蔚来在新能源车市占率方面最积极,而吉利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可在同业中最快复苏。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