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递网 雷建平 6月11日报道 滴滴今日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约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年亏损百亿 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对于上述众多业务背后的商业生态,滴滴在招股书中归纳为“四个核心战略版块”,“三大业务”以及“双飞轮”。 其中,被滴滴定义为构建出行未来的“四个核心战略版块”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而“三大业务”代表了滴滴的收入构成,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7.86亿元、1417.36亿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21.63亿元(约64.3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04.72亿元。 2020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8年的18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42亿元,并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中,93.4%来自于中国,6.6%来自于国际。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106.08亿元(约16.19亿美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利润为54.83亿元(约8.37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为39.72亿元。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Adjusted EBITA (non-GAAP)分别为-86.47亿元、-27.64亿元、83.81亿元; 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Adjusted EBITA (non-GAAP)为54.65亿元,上年同期为-11.51亿元。 软银为大股东 程维持股7% 滴滴上两次大规模的融资还是发生在2017年。 其中,2017年4月,滴滴出行宣布完成超过55亿美元融资,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2017年12月,滴滴再宣布,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 滴滴两轮投资人都是软银,软银第一笔投资是50亿美元,第二笔是30亿美元。软银这两轮的投资条款一致。 此后,滴滴因为顺风车连续两次出现重大事故,业务受到重大挫折。 但2020年下半年以来,滴滴的资本动作多了起来,其中,2020年4月,青桔单车被曝出获10亿美元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另一家国外大基金跟投。 2020年5月,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以加大研发测试投入,加深产业合作,该轮投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 IPO前,软银持股为21.5%,Uber持股为12.8%,腾讯持股为6.8%。 滴滴创始人程维持股为7%,有15.4%的投票权;Qing Liu(柳青)持股为1.7%,有6.7%的投票权;Stephen Jingshi Zhu有2.3%的投票权。 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 当然,近期资本动荡,滴滴此时赴美上市,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