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数码外设 查看内容

揭秘AMD Radeon Vega架构:逆袭NV就靠它

2017-07-28 20:21:02

本文经超能网授权转载,其它媒体转载请经超能网同意。

AMD在并购ATI以后,需要同时兼顾CPU、GPU两个事业部,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也仅仅是表现平平。不过今年可谓是AMD意气风发之年,锐龙横空出世,以多核、性价比打得Intel措手不及,无奈之下Intel只能匆忙地祭出全新Core i9系列处理器。在GPU市场上,虽然年初AMD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RX 500,但是在高端显卡上依旧缺席,等的就是Vega架构显卡。在历经多次Vega吹风会、计算卡/专业卡发布会后,RX Vega游戏卡终于要在7月30日发布。在发布前,我们先来谈谈AMD Vega架构显卡背后的一些变革。

按照AMD显卡发展路线图,Vega显卡本应该在今年初就要推出的,但由于某种原因才推迟到Q3季度,中间没有新品的空档就让仍是Polaris架构的RX 500系列顶上,原本RX 500系列显卡相比RX 400系列只是提升了频率,人们升级购买的欲望不是太充分。幸好RX 500系列显卡“生得逢时”,遇上了第二波挖矿热潮,RX 560以上级别的显卡一卡难求。


AMD GPU发展路线图

14nm FinFet制程:

根据AMD之前公布的显卡路线图,这一代Vega显卡核心将会使用14nm FinFET工艺制造,其实和之前Polaris架构核心制程差别不大,代工方依然是AMD亲密小伙伴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而14nm工艺技术转让方是韩国三星半导体。

半导体制程工艺对于芯片性能、功耗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按照Polaris的14nm工艺官方资料,可以帮助显卡核心电压降低了150mV,从而功耗降低了30%,所以Polaris架构使用的14nm工艺相比28工艺能提升70%的每瓦性能比,即便是这样RX 480/580依然逃不掉“电老虎”的称号。

新旧两代显卡架构对比图:


Polaris显卡架构示意图


Vega显卡架构示意图

早前AMD曾经召开过几次的Vega架构显卡吹风会,透露了Vega显卡的四大特性:高带宽缓存控制器、下一代计算单元NCU、高级像素引擎、新一代几何渲染引擎。这次我们的内容也会围绕这四大亮点来解说。

新一代显存架构:HBM 2+HBCC

虽然AMD在Fiji核心上已经率先采用了HBM显存,当时Fiji核心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业界的一番讨论热潮,原来显存还能这样玩,HBM直接和GPU核心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大大地节省了PCB面积,显卡能做得非常小(R9 Nano就是例子),而且减少了信号传输延迟。不过当时Fiji架构没有针对HBM研发的,HBM显存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只有4GB的容量在当时高性能显卡中算是比较落后。但Vega核心经历大改,针对性优化HBM2之后,AMD称其为世界上最具并行性的GPU显存架构。

HBM首个完整规范就是AMD联手SK海力士研发的,因此初期只有AMD显卡专用,HBM说到底就是一种拥有超高位宽同时超功耗低内存芯片。与目前的闪存颗粒一样,也是由若干层高带宽内存Die垂直堆栈,每一层内存与底层的逻辑控制电路通过TSV硅穿孔、微凸点技术直接互连,再通过同样的技术,经中介层与GPU直接通信。

第一代HBM频率最高只有500MHz(等效频率1000MHz),每颗HBM显存总线位宽高达1024Bit,四颗总位宽就高达4096Bit,总带宽超过512GB/s,电压低至1.3V。

经过一年的发展,HBM 2显存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准备差不多,同时成为JEDEC标准之一。HBM 2显存最大提升在于实现了8-hi堆栈,容量可以由每颗粒1GB提升至8GB,工作频率由1000MHz提升至1890MHz(比预期的稍有缩水),但是VEGA专业卡只用两颗就能达成16GB容量,游戏卡只要一颗就能拥有8GB显存。


距离AMD宣称2x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admin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