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1年高考成绩及各批次录取分数线。随之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将诈骗“黑手”伸向考生和家长。根据过往数据和案例显示,高考放榜期间由于家长和考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稍有疏忽就可能掉入诈骗陷阱。 为了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警惕网络诈骗风险,在全国反诈宣传日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腾讯QQ共同策划推出高考季必备防骗指南——《冲浪与安全》手册。该手册从网络安全风险场景和网络安全功能使用维度,提炼了八组关键词,覆盖查询分数、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录取、正式入学五大阶段中的诈骗风险点,全链路护航高考志愿填报,轻松避“坑”。 一、查询分数阶段:提前查分是陷阱! 伴随中高考结束后,狡猾的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们迫切获知成绩的紧张心理,通过家长群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信息,你会心动吗?不少家长和考生信以为真,一不留心个人隐私信息就被诈骗分子收入囊中。 二、填报志愿阶段:火眼金睛识骗局! 紧张的志愿填报阶段,常有不法分子通过制作虚假APP和网页链接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以指导考生进行志愿填报为噱头骗取钱财。更有甚者,通过假冒教育网站发布虚假“招生”信息,诱导考生填报没有教育资质的野鸡大学,将考生的“大学梦”毁于一旦。 三、等待录取阶段:“上面有人”是骗术! 招录期间,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招生办负责人或领导熟人,谎称可以“买到学籍”, 利用学生和家长迫切焦急的心理状态骗取钱财。 四、通知录取阶段:认准官方最安全! 录取通知终于到了?要求提前缴纳天价学费该不该给?不法分子通过向考生发布虚假录取信息,伪造学校邮件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诱导并指定渠道提前缴费。 五、正式入学阶段:不贪便宜不上当! 考生家中坐,助学补贴从天降,不用申请都可以提前领取助学补贴?No!考生通常需在入学申请后方有机会获取助学金。近来常有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得的考生信息,假冒教育部门或学校工作人员,以符合“奖学金”、“助学金”申领资格为由,引诱考生和家长缴纳押金或手续费,提前领取虚假“助学补贴”。 通过这份高考全流程防骗指南的风险场景再现,不难发现高考诈骗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多以冒充诈骗、钓鱼链接引诱等为主。对此,《冲浪与安全》提醒考生和家长应时刻保持警惕,摒弃侥幸心理,面对不法分子的诱惑采取“不听、不信、不理”的态度,严格遵照教育部的正规录取程序,全流程避免踩“坑”。 此次《冲浪与安全》高考季防骗指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腾讯QQ联合推出的青少年网络安全创新科普系列内容之一。作为深受年轻人认可和喜爱的教材界权威平台和社交平台,关心青少年身心成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腾讯QQ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双方一直持续发挥各自优势,让教育出版工作和QQ产品社交属性相结合,在科普内容与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共同关注、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