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3000 里长测仅是“开胃菜”?长安天枢智能将在广州车展解锁新高度?华为乾崑迎“新”,奕境品牌亮相华为乾崑生态大会2025新能源中大型SUV推荐:红旗HS6PHEV性价比突出 家用场景闭眼选广汽昊铂首获时速120公里L3高速测试牌照 高阶智驾迈入实用化新阶段每公里电耗1.1度的秘密:乘龙翼威5为何成为重卡新标杆天猫汽车双11大事件速览,官方下场卖车带来新增长“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式发布!最低仅4.99万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重塑安全本能:从云端训练到车端决策的智能进化2025Eicma|九号公司全系新品重磅亮相米兰,旗舰电摩M5海外首秀获追捧美的×比亚迪深化“人车家”合作,一键开启车家互联新体验中大型MPV比亚迪2026款夏上市限时19.68万起,打造“家庭头等舱打造“治愈系”出行新选择:爱玛黄油小熊版系列电动车带来满溢幸福感硬核破圈!纵横G700携“三大黑科技”重新定义豪华越野新范式比亚迪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63亿 智能化与全球化成绩显著鸿蒙智行官宣新款享界S9即将开启预订,本月正式上市尊界S800支持4D座椅振感功能,车上看电影也能身临其境销量再上新台阶 北汽新能源以“极致用户思维”破局市场鸿蒙亮相京津冀建筑设计数字化发展大会,助力建筑行业打造数据底座新生态沃飞长空 eVTOL 开启低空出行新纪元,引领商业化加速!特斯拉董事会主席暗示将推多款新车,Model 2、Cyber SUV等成焦点

后劲不足难以掌控大局 长安马自达将成下一个出局者?

2021-07-06 21:07:06 来自: 行车视线马云龙

  自古以来都是强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个崇尚科技暴力以及技术暴力的年代,汽车圈的纷争一直都未停歇。而对于中国合资品牌市场而言,越早布局,就越有优势。但能将这种优势一直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挑战。

  2006年,马自达与长安牵手,仅凭借马自达3一款车就取得了全年超3.8万辆的业绩表现,这在当时来说,算是较为不错的数据表现了。到了2009年12月,长安马自达又推出重磅车型马自达2对标更细分市场,这让长安马自达在2010年全年卖出9万多辆新车。

  再看现如今,长安马自达品牌旗下拥有马自达3昂克赛拉、马自达CX-5、马自达CX-30以及马自达CX-8四款车型。在2020年,长安马自达品牌累计销量为13.37万辆,对比与10年前的销量仅上涨了4万辆。按照当今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商品的购买力度来说,长安马自达绝对算不上是成功。

  所以,为何我要在题目中提到长安马自达后劲不足?一方面,长安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投放的产品阵容太过单一,在华发展的15年时间里,仅有4款车型在售,这对于一家大型合资汽车品牌来说是最为致命的。

  而在在售的车型当中,影响其销售的原因,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是不可分割的。通过查阅资料,长安马自达仅上半年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案例就高达4500多条,这还不包含售后服务、销售服务等其他业务范围。

  详细来看,关于发动机类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异响、漏油、动力不足,甚至是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的危险情况。而对于变速箱类的投诉,也是集中在了漏油、异响等。另外,通过简单梳理后我们还发现关于长安马自达的投诉案例还有刹车异响、刹车抖动、刹车失灵以及刹车过程中制动卡钳脱落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均是影响正常行车安全的故障,这让消费者如何放心购买长安马自达的产品?

  针对发动机问题,详细剖析。都说长安马自达在引进创驰蓝天技术后,所生产打造的车型兼顾了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但似乎企业忘了保障产品本身质量的稳定。我们都知道,创驰蓝天技术,为了达到同级别最高的动力输出,使用了超高压缩比技术。而这种技术,由于缸内气压持续攀升,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静谧性、抖动以及行驶舒适度。

  另外一点,创驰蓝天发动机为了达到省油的目的,在发动机的中段使用了米勒循环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搭载创驰蓝天发动机的车型拥有较强的加速,但如果持续输出的话,中后段的动力输出就会明显减弱。所以驾驶长安马自达的车型,在山路或者上坡路段,会明显的感觉到后段加速无力甚至是动力丢失的情况。

  此外,最为重要的,虽然说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在技术角度上来讲是值得称赞的,但结构过于复杂度发动机,后期的维护成本以及故障率都明显攀升。这一点,从关于长安马自达车型发动机故障投诉案例中就能明显的感受出来。

  总结:其实综合来看,长安马自达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整体的发展趋势还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后期产品力疲乏,跟不上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购车需求,导致销量至今还没有更为明显的突破。同时,由于企业过度在意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发动机的技术研发上,忽略了智能配置、产品质量等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才会让长安马自达越来越边缘化。如果长此以往下去的话,或许长安马自达离退市就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行车视线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