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30号,也就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的发言,展现了上汽集团这家中国最大的传统车企即将转型,也把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在合作中的竞争关系展露无疑。 陈虹表示,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达成合作意向。在过去的上半年,华为、百度、小米、滴滴、360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纷纷进军汽车产业,让本来占据C位的车企们,面对着不一样的选择题。 陈虹所说的整体解决方案,关键案例就是北汽新能源ARCFOX和华为的合作模式,双方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本,将采用华为的整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激光雷达等核心智能化硬件,也包括华为ADS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这款华为参与打造的新车,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记者了解到,这款新车定价不由车企单方面决定,而是华为和北汽新能源共同商议后决定。华为的“HI”模式打破了以往供应商和车企之间采购关系的边界。 在几年前,汽车“新四化”概念的提出,就让汽车业内担心如果科技公司进军汽车产业,车企可能为沦为代工厂。AI、云计算和大数据都是科技公司的强项,车企的弱项,这给科技龙头企业进军智能汽车行业,提供了广阔的行业前景。 华为智能汽车的业务一是采用传统的Tier1、Tier2零部件供应模式,二是和车企捆绑在一起的“Huawei Inside”(HI)模式。 百度在今年三月份和吉利汽车共同组建了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十亿,百度和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百度负责软件技术,吉利负责汽车工程的开发和整车制造。 小米的造车模式,和之前蔚来、小鹏、联想等互联网新造车企业相似,将小米现有的生态体系拓展到智能汽车应用领域。 上汽和华为、百度、阿里在不同业务领域都有合作,但是将技术开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上汽还布局了五大中心,包括数据中心、云平台中心、软件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中心以及网络安全中心,发布了自己的SOA平台,希望以SOA平台作基础,构建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还孵化了14家创新类公司,布局智能电动车领域。 特斯拉、蔚来、小鹏、联想等新造车企业则更坚定自主研发。可见车企把自动驾驶技术视作未来竞争的重点,不希望让科技公司掌控主动权。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