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充电桩产业可谓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近日,特锐德官宣称,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本次增发的股份价格为14.6元每股,总估值为136亿人民币,增资金额约为3亿人民币。 近段时间,收获融资的充电桩企业不只有特来电,根据统计,包括云快充、星星充电和依威能源等,最近两个月先后有6家充电桩运营商获得融资,其中两家企业完成超大额融资,高达3亿元人民币以上。 事实上,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飞速发展,充电桩的建设规模日渐加大。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总量为187万台,同比上涨了43.9%。 对于近段时间出现的资本融资热潮,一位充电桩的业内人士表示,关于融资问题,其实各企业一直都在寻找,最近刚好都找到了。新能源趋势在今年热度较高。从车企对此的关注度和新纯电车型汽车的密集发布也能可见一斑。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95万辆,同比增长了224.2%。因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增加了。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30年,中国的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一千五百万,保有量有望突破八千万。因此充电桩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很广阔。 对于新进军充电桩的企业来讲,这条路并不平坦。据悉,现在充电桩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电费差价、服务费和增值服务。电费没有溢价空间,增值服务在近期难以完成,现在主要盈利靠服务费。 在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看来,未来充电产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充电业务没有单座充电桩那么容易,而是跨行业、企业和门类的综合性产业,需要体系来支撑,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