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乘联会发布了今年6月份的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根据榜单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7.5万辆,比去年同期下滑5.1%,比前年同期下滑11%,环比5月下滑3.1%。 根据乘联会调查,6月份国内车企销量不佳和缺芯问题息息相关,国际车企芯片不足导致国内部分汽车企业生产减产损失超过预期。 尽管缺芯问题在前几个月对销量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是今年6月份的批发端销量下降,带来合资车企业经销商进出不均衡,订单需求匹配和现有的库存量不均衡等不利因素导致零售终端受影响,导致零售量明显减少。 在6月份,豪车零售大约为25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上个月下滑4%,比前年同期上涨了28%。豪车延续了保持结构稳定的特征,体现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依然很火爆,竞争影响较小。 在6月份,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零售量大约为61万辆,同比上涨16%,环比上个月上涨2%,比前年同期下滑6%。自主品牌的批发市场份额为42.8%,比同期份额上涨了11%,而且国内零售份额为38%,同比上涨七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很有韧性,有效减弱了芯片短缺的压力,在新能源获得明显增加,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红旗、奇瑞等汽车品牌同比大幅上涨。 在国内车企的零售销量上,一汽大众斩获冠军,单月销量为13.9万辆,上汽通用为11.4万辆,斩获亚军,上汽大众为11万辆,排名第三。 第四到十名分别为吉利、东风日产、长安、广汽丰田、长城、上汽通用五菱和一汽丰田,只有长城的销量为预估销量,不是最终数据,但是实际应该差别不大。 在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中,大多数的销量同比都下降了,例如南北大众的下降幅度超过两成,广汽丰田、长城和上汽通用五菱则逆势提升,特别是长城预估销量上涨了39.9%,成绩很出色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里的大多数汽车企业的批发销量要比零售销量少,代表经销商的库存明显降了,在往年批发销量比零售销量要多,这说明缺芯问题导致汽车企业的产能受影响较大。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