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获得了“工信部2017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称号及专项扶持基金。随后,京东宣布将这笔专项扶持基金全部用于支持“中国制造2025”。然而在全球,“中国制造2025”背后的“柔性制造”产业化问题,依然是未被攻克的难题。此时京东的表态,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柔性制造”究竟如何实现产业化? 8月8日,京东率先举行“柔性制造解决方案分享会”,首次向业界阐述其“柔性制造”产业化落地的战略布局。会上,湖南电信、南昌铁路局、达能集团、中铁十一局等事业单位或企业宣布与京东完成签约,正式采用京东所提供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 承接“柔性制造”产业化任务的是京东企业购业务部,其负责人宋春正告诉记者:京东企业购已经搭建了具备泛在化、数据化、智能化、产业互联化的互联网平台,通过打造创新业务模式、整合制造资源、提高产业效率,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风靡全世界却听得见摸不着的“柔性制造”在京东落实产业化,践行第四次零售革命。 与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的“刚性制造”不同,“柔性制造”的目标是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专家认为,“柔性制造”产业化难落地的原因之一是制造型企业天然缺乏平台属性,泛在性不强,需要通过信息化平台来补强数据缺口。 京东大客户部商用营销部总经理李靖对记者说,京东致力于通过数据应用,推动“工业化”升级,优化供应链全流程。京东通过电商大数据与企业生产结合在一起,解决ERP与MES割裂的行业问题,完善生产制造端内部协同,从而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并保持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弹性。 他介绍,京东通过共享商品特性数据、需求预测数据、订单数据,帮助企业实现ERP与MES系统的数据协同,从而建成一套计划驱动、采购协同、产品定制、制造执行、物流配合的闭环产业链。当产业链各系统实现全面协同时,一条链接客户、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上下游各方的实时协同供应链最终成型。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已与众多上游厂商展开深度合作,包括:联想、ThinkPad、新华三、荣耀、美的、康佳、TCL、惠普、戴尔、宏碁、罗技、明基、爱普生等,打造基于京东柔性制造理念的产品。 京东企业购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司的平台优势,从云库房变身云工厂。目前,京东的“云工厂”已经展开了多项相关领域的探索。例如,为满足京东运营商行业客户打造智慧家庭项目的需求,新华三定制出专属交换机;由惠普制造的幻系列首款模块化电脑HP Elite Slice,可以满足企业会议场景需求;还推出了能够支持智能会议、教学等多种功能的康佳85英寸触摸一体机;在夏季空调采购旺季来临之时,京东为美的提供了准确的企业采购大数据,提高了美的空调生产、尤其是工程机生产方面的预测准确率,有效降低库存周转周期…… 宋春正表示,京东企业购从工信部所获得的专项扶持基金以及京东原计划投入的研发预算,将全部用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技术升级,让创新反哺创新。京东企业购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司的平台优势,从云库房变身云工厂。未来,随着系统升级,企业的需求变化将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更加精准的反馈。一方面,成为厂商柔性制造的依据。另一方面,这也帮助京东深度感知企业客户需求,在采购流程、商品推荐、物流、售后等方面进行智能调整。 专家认为,京东在“柔性制造”产业化方面的创新布局,给业界启发。在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未来的制造业,或将成为采购方、供应商、服务商通力合作,共谋发展的三赢局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