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重构想象!KAVA首款全地形车新品亮相,引领行业变革全新尚界H5凭借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技术,让湿滑路面也“稳”操胜券传祺向往S9乾崑22.99万起,华为智驾、宁德电池、智电四驱三大标配以赛验车证实力 长城炮包揽敦耐赛T2量产组冠亚军 V6火炮将于9月23日上市交付赛力斯入选福布斯中国ESG 50强 树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标杆东软盖龙佳@亚洲愿景论坛: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全球面临的核心问题上市限时价4.29万元,睿蓝蓝气球9月13日奏响出行新乐章梅赛德斯-奔驰VLE原型车首次亮相车展:最高8座椅布局,明年上市奇瑞8月销量再创新高:单月出口13万辆刷新纪录华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即将发布:全面解析旗舰配置smart品牌电动化回归:全新精灵2号将于2026年发布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台,全年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华为乾崑的“黑土地”如何孕育智能汽车产业“参天大树”?长安马自达EZ-60双动力中型SUV定档9月26日上市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9月10日全量推送草原深处的硬核伙伴,哈弗猛龙2026款解锁越野新境界赴一场草原之约,哈弗猛龙2026款以东方棱角丈量自由比亚迪秦L EV云辇型今日震撼上市,七夕宠粉限时售价12.98万元起鸿蒙智行揭晓全新问界M7“幸福旗舰”座舱自动驾驶迎来关键转折点,文远知行五年盈利目标明确,成行业领军潜力股

7月狭义销量大涨60.3% 奇瑞汽车埋头苦干多年终得硕果

2021-08-17 12:38:35 来自: 行车视线马云龙

  近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了2021年7月汽车销量数据。7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0.0万辆,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4.9%;1-7月份累计销量 1144.5万辆,同比增长22.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7月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较好,自主品牌表现亮眼。

  细分来看,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合计销量达72万辆,市场份额达45.4%,较同期份额增长12个百分点。从细分销量来看,自主品牌吉利汽车7月累计为9.2万辆,虽然位居7月自主品牌第一,但相比于去年同期销量来说还是有所下降。

  此外7月批发销量上来说,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有着9.9万辆以及9.4万辆的销量。而位居第七名的奇瑞汽车,虽然在7月只有7.6万辆的狭义销量,但其60.3%的增长比,还是非常抢眼,而该销量也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奇瑞汽车2021年首次跻身自主品牌销量前三名,打破了以往“自主品牌3+2”的传统格局。

  此外,有网友统计了自主品牌SUV销量,奇瑞汽车SUV销量以1700台的劣势屈居长安之后,位居第二,同样表现不俗。在今年以来乘用车销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奇瑞始终保持逆势而上。根据奇瑞控股汽车发布数据,今年前七个月,奇瑞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508415辆,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75%。结合当前销量完成情况、销量增速以及下半年销量旺季的到来,奇瑞今年有望完成百万辆销量,成为第四个达到百万级别销量的自主车企。

  提到奇瑞,大家往往会想到其多年来埋头专研技术,每年将销售收入中的5%-7%投入于研发,成功掌握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发动机管理系统、平台技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是首家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底盘、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以及平台技术的汽车企业。

  奇瑞销量的持续提升也得益于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在鲲鹏动力等技术加持下的奇瑞瑞虎8等大单品,不止在国内得到消费者认可,在海外市场同样持续热销。今年7月,奇瑞海外销量第三次刷新历史高度,达到2.7万辆。截至7月,奇瑞已累计出口汽车145,367辆,增长172.9%,全年出口总量有望达到30万辆,连续19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技术加持、品牌实力,现在又有了花样营销,主动拥抱用户、消费者,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奇瑞品牌销量想不增长都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疫情的逐渐缓解,以及更多新产品的推出,大众购车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相信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还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站在奇瑞再度冲关100万销量的当口,回看过往,不难发现销量攀升的数字背后是奇瑞在技术研发上数十年如一日投入后的自然价值释放。而奇瑞以“技术奇瑞”所标榜的“理工男”人设,也正是回应消费市场回归理性的明智举措。

  技术往往起源于解决问题,发展于商业,但始终应为人谋福祉。突破、改善、发展,唯有以“饱和式救援”的态度重建技术信任,才能让中国汽车共享良性产业繁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行车视线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