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在聚光灯下将面临更多质疑,更多挑战。谁当“人工智能第一股”只是个概念问题,关键是谁能实现真正有商业场景价值的技术突破,实现价值闭环和产业落地,这才是AI企业要面对的最核心的问题。 去年,我们与云从科技高管进行过独家沟通、对云从科技发展模式有了深度了解。 再结合媒体报道,我们基本上能够将云从科技发展模式理清楚。有关云从科技比较整体的模式和基础信息,可以参考云从科技招股书与问询回复,这篇稿件我们更多的从细节切入去窥探云从科技的竞争力。 数读云从 关于云从科技的竞争力,有一系列关键数字值得一提,这些数字从一些细节上描绘出云从科技的发展轮廓。 【1、3、5】:云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用这三个数字来解读。 1意味着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为核心; 3意味着“应用”、“系统”、“设备”三个方面的融合,通过生态合作来覆盖长尾用户; 5则是围绕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商业、智慧交通以及新基建等4+1领域整合优势以及创造力。 云从科技作为一家纯内资的AI企业,DNA其实很简单。 从架构上看就非常清晰了,云从由周曦为代表的创业团队,国有、政府基金共同占股,其中周曦直接和间接持股为24.0075%,并通过常州云从通过直接持股部分在股东大会拥有64.60%表决权。 也就是说,周曦作为创始人在云从上市后拥有决策权,这对创业公司和股东来说是一件好事。 【1264个】:客户数量 【130亿】:这是云从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云从在对上市后的5年里进行了相对保守的规划,在第5年达到40亿年营收,5年总营收近130亿。 随着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云从科技基于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深耕,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目前在手订单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预计未来5年(2021年-2025年)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2.01亿元、19.10亿元、25.42亿元、32.59亿元和40.6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5.64%。 【900+】云从优秀的研发人员数量 公司在创始人周曦博士的带领下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研发团队。公司拥有超过 900 名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 39.21%,核心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研发团队结构合理、技能全面,形成了技术人才壁垒,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研发队伍的建设,制定了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丰富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内部人员的能力提升。 AI工程学与新基建 这一块需要单独拿出来讲,云从将营收分为新基建与非新基建。通常情况下类似新基建的项目需要大量定制,可复制性不强。 但根据云从的描述,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工程化、模块化,方便不同场景的快速定制和适用。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吕俊宽认为,两大趋势的核心让AI逐步走向产业:一是AI可以用规模化生产的方式来降低产业使用门槛,使技术成本可接受,即“AI民主化”;二是AI可以与具体的产业场景相融合,达成可靠、可见、可信的良性收益,即“AI工程化”。 而云从则称这种方式为“AI工程学”。 新基建项目无疑是云从用来打磨自己“武器”的前沿阵地,再通过经过检验的城市级“大杀器”去降维打击其它非新基建行业和长尾行业。 云从的核心优势 云从的架构、模式、产品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都在上市材料公开后清晰起来,但如果剥开这些来探究云从的核心优势,无疑有两点:行业智能化实践经验及CWOS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先说实践经验。 在2021年初,云从科技与四川天府新区携手的“城市大脑项目”,是人机协同在智慧城市领域落地的创新示范,获得各界瞩目。近期,央视新闻联播对天府城市大脑项目进行报道,点赞云从科技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充分肯定了云从科技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云从科技人机协同开放平台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构建“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共创”依次演进并集软硬件于一体的人机协同服务体系。同时,共建的人机协同开放平台定位于广州新型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枢。它搭载了业界首创的AI工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算力和数据资源,采用集约化建设模式,一点建设,服务全市,避免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能力的重复投入,为广州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云从科技持续致力于将人机协同与社区、出行、安全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深入融合,以人为本,推动智慧服务更精准、更靠前、更贴心,延伸智慧城市的生活半径。 实践经验是一方面,核心技术的把握又是另一方面。 在2020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云从科技发布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则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创新。 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专为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自然交互、协作完成复杂业务而构建,同时为开发者设计研发人机协同智能应用提供全面支持,高效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提升人类与机器智能协作效率,从而有力推动人机协同发展。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营收占比在逐年提升。云从科技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为技术底座,打造的智慧海关解决方案成功落地广州海关。云从智慧海关解决方案充分运用利用物联网、增强显示(AR)、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现实场景与现场作业系统的业务流、数据流、信息流,探索创新口岸监管科技手段,助力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智慧海关”。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在之前的采访曾提到过:“AI本质上能够把稀缺资源,就是我们最顶级的服务以10倍、100倍的量级扩展出去,让每个人享受更好的服务。这是AI的未来。” 写在最后: AI赛道的竞争从无比火热到充满争议,云从的上市在这个时间点非常受关注。毕竟作为AI四小龙的第一股不可能不受期待,但这样一个企业同时也在无形中经受着很大的考验。 从云从科技的盈利和亏损来看,这个企业对扩张保持着极大的谨慎,营收在AI头部企业中不算最高,但亏损控制却保持得最好,且负债率持续下降。 不过,中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领域中,竞争者只会越来越多,随着一系列巨头公司的入局,各个细分市场无疑将愈发拥挤,而云从是否能够站稳脚跟,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进化能力或将成为胜负手。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