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的艰苦跋涉,中国钢铁的全球地位与实力,已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可。 今天的中国钢铁工业,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展开新的战场,更绿色、更低碳、更高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锻造中国钢铁力量,讲述中国钢铁故事。11月29日至12月4日每天19:45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今晚播出第六集《钢铸未来》,展现新时代中国钢铁在新使命下,踏上新征程。 缆索钢的钢丝,就像做拉面一样,强韧拉不断的秘密是什么? 济南黄河凤凰大桥,正在进行主缆架设。两根主缆一旦架设完成,将成为大桥的两条“生命线”。每条“生命线”由61束索股组成,每股又包含127根直径仅6.2毫米的高强钢丝,每根钢丝抗拉强度达到1960兆帕。 往往越强的钢丝越容易脆断,要把钢丝做到这么强,又要像拉面一样有韧劲拉不断,秘密就隐藏在这家钢厂里。桥梁缆索钢强韧指数是否合格,需要闯过三关。目前,中国桥梁缆索钢技术能超越国外实桥应用最高强度3个级别。 作为最娇贵的钢种,近零划伤的U型管是怎么做出来的? 690U型管,中国第三代核电装备中蒸汽发生器的关键部件,它就像心脏里的一根根血管,担负着核电机组的传热任务。 为了高效传热,690U型管的管壁只有1.01毫米,半个硬币厚。如果损伤一点,就可能管壁破裂,造成核泄漏,所以要求钢管管壁近零划伤。 不仅如此,直管弯成U型管时,每一处弯管的截面都是标准的圆形才算合格。如果钢管底部U型变形大,也会给核电站带来隐患。今天,上万支U型管,技术指标几乎可以做到完全一致。此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能够生产690U型管,中国工程师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突破了瓶颈,解决了“卡脖子”的难题。 中国最先进的钢厂,拉铁水的鱼雷罐车怎么实现多拉快跑? 湛江钢铁,中国最先进的千万吨钢铁基地。王健华和团队,正在挑战鱼雷罐车多拉快跑的精准性。为了提高铁水运输周转率,湛江钢铁首创无人机车同时拉两罐铁水。 自动发车、选择道路、自动停车;车上和路面的激光雷达感知人车环境,一系列操作都需要精准的算法,超级计算把流程变得可控。现在,拉铁水的鱼雷罐车每天作业量从原来4000吨提升到4500吨,效率提高12.5%。在这里,传统的钢铁工人早已变成了“科技达人”。 曾经渴望产量,如今瞄准质量。曾经追赶世界,如今引领全球。曾经举步维艰,如今绿色创新。中国钢铁工业记录下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工业之路上,砥砺前行的时光足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11月29日至12月4日每天19:45央视财经频道重磅播出。 今晚播出第六集《钢铸未来》,展现新时代中国钢铁在新使命下,如何擘画未来的蓝图。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孙永慧)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