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科学考核十分关键。为了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随着第一个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量持续放量,相关市场正在被激活。 在国内大型发电企业大唐集团的碳资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电厂的全国碳市场履约交易,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不足的电厂要向配额富余的电厂购买配额,实现履约。 随着首个履约期正式配额下发,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进一步提升;12月10日挂牌协议成交量再次突破百万吨,涨幅接近3%。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五大发电集团中,中国大唐和中国华电已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缺口配额交易,交易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42.14元和43.21元。 大唐碳资产公司交易主管 宋杨:我们也希望明年中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减排成本,这样能促进企业更好推进碳捕捉碳封存。 记者 平凡:江苏泰州电厂马上要开工建设国内火电领域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它的规模达到了50万吨,相当于单个机组八分之一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捕集之后将广泛应用到油田驱油和化工等领域。 江苏泰州电厂的碳捕集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将在苏北油田进行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产业化应用。 江苏泰州电厂碳捕集项目负责人 龚海艇:我们生产成本在每吨250元,在周边地区二氧化碳的价格能达到每吨300元左右,整个项目营利性是很强的。 而作为二氧化碳的重要需求方,中国石化将在胜利油田和江苏油田建设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提升产量。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 吕大鹏:从驱油角度来看,我国约有100亿吨石油地质储存量适合二氧化碳驱油,预期可增采7-14亿吨。2035年前后,年注入封存二氧化碳量将达千万吨级。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