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数码外设 查看内容

显卡PCI/AGP/PCI-E接口啥区别?看完秒懂

2017-09-23 02:40:01

新一期的新手训练营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期我们的话题是PCI-E接口,作为主板上可能是最大尺寸的接口,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经常用到的独立显卡,其他诸如网卡声卡视频采集卡等设备也是通过PCI-E标准来使用的。

PCI-E接口是主板上比较通用的一种接口标准,目前主要提供给需要直接与CPU进行通讯的设备使用,通常是为了扩展主板上没有支持的功能,比如扩展独立显卡等设备,目的是为平台输出更加强力的图形能力,弥补核显的不足。


PCI-E接口的独立显卡

最近一段时间可能大家听说的更多的是有关于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亦或是M.2接口的固态硬盘,只要是支持NVMe协议的SSD产品都是通过PCI-E总线来与处理器交互,最高目前支持到PCI-E 3.0 X4的带宽,关于这个带宽的问题,笔者会在后面进行解释。

PCI接口

PCI总线英文全称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翻译成中文是“外围器件互联”,是由PCISIG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推出的一种局部并行总线标准。PCI总线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算一算比小狼年龄都大了,他的出现是由ISA(Indust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发展而来。


PCI接口

普通的PCI接口数据宽度为32位(bit,也就是常说的小b),交互速度为33MHz,理论最大带宽就是4Byte/s*33MHz=133MB/s,注意这里就变成了Byte字节,也就是通常说的大B,由于在计算机中数据是以二进制计算的,所以这个等式中的33MHz其实应该是33.33333...。


PCI(上)和PCI-X(下)

后来推出的更高传输速度的PCI-X依然是采用的PCI总线标准,通过提升针脚数量来提升速度,另外PCI 64/66新规范提供了64位(bit)的数据宽度和66MHz的工作频率,理论带宽就提升到了533MB/s。这种思路似乎就像是将两个PCI接口合并使用,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AGP接口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是在PCI总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越来越高的图像处理需求而推出的新的标准,不过它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显示卡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问题,所以它仅是一个“端口”,“这意味着它只能接驳一个终端而这个终端又必须是图形加速卡。PCI则是一条总线,它可以连接许多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是显卡,也可以是网卡或者SCSI卡,还有声卡,等等等等。”(引自百度百科,AGP插槽词条)


AGP接口

AGP沿用了PCI的规范,32位的数据宽度,但是工作频率是从66MHz开始,AGP1X规范就可以提供266MB/s的理论带宽。而到了AGP2X的版本,采用了新的双向数据传输技术(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一个数据),从而理论带宽翻倍,达到了533MB/s。

在画面处理需求几何增长之后,AGP2X的带宽又不够用了,AGP4X应运而生,工作频率没变,通过提升数据宽度,又将其理论带宽翻倍,提升至了1066MB/s。后期又推出了AGP8X版本将带宽再次翻倍,达到2133MB/s。


后期和PCI-E接口共存的AGP接口(图片来自网络)

在后期,AGP的高占用缺陷凸显,并且带宽提升逐渐困难的时候,2002年,PCI Express也就是PCI-E标准被确认,不过由于刚开始的价格较高,就出现了主板上同时搭载AGP和PCI-E接口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户还是坚持选择AGP显卡来装机。

PCI-E接口

终于到了重中之重,PCI-E接口,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通用接口,带宽分为1X/2X/4X/8X/16X,目前主板上已经很少见其他接口,主要就是PCI-E扩展接口,2X的插槽也比较少见。

PCI-E接口将PCI及AGP使用的并行数据传输方式更改为了串行传输方式,串行传输的优势是传输速度可以更快,缺点是容易出现数据损失,不过这个缺陷在不断进步的新技术面前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