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瞬息万变,游戏手机这一品类虽然才出现不到 4 年时间,但已经有一部分算得上老品牌了,在今年所有的所有老牌游戏手机中,红魔 7 系列是率先亮相的一个。 回顾红魔游戏手机的历代产品,你会发现红魔并没有像常规手机所靠拢,而是一直在极致游戏这条路上不断探索。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是定位更高,功能更出色的 Pro 版本,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介绍产品前,首先对红魔 7 系列的两个版本进行简单对比。 先来看售价,红魔 7 12GB +128GB 版本为 4399 元,而同等存储配置的红魔 7 Pro 则是 4799 元,400 元的价格差落实到产品对比上,你会发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屏幕、快充、散热和马达方面。 具体来看,Pro 版本搭载了屏下摄像技术,在同等屏幕尺寸的前提下,换来了更紧凑的机身和更高的屏占比。 另一个不同则是电池和充电,Pro 版本搭载了 5000mAh 电池匹配 135W 快充,而标准版则是 4500mAh 电池匹配 120W 快充。 在马达方面,Pro 拥有双 X 轴线性马达,标准版只有一颗。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红魔 7 Pro 还拥有额外的“红芯 1 号”游戏芯片。 关于红魔 7 Pro 的核心配置我们不再赘述,像往常一样,我们对它进行了相关测试。 在安兔兔跑分中,我们打开充电分离和主动散热功能,它获得了 104W+ 的成绩,属于骁龙 8 机型中的顶尖水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它的性能释放能力非常出色。 这里着重说一下“充电分离”功能,简单点说,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插电使用笔记本,此时内部电池并不工作,而是用充电器来实现持续稳定的电源供应,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电池发热的问题。 我们在跑分中发现,开启充电分离后温度确实要比用电池取电低一些。 如今游戏手机也开始强调“性能释放”的概念,而影响性能释放水平的关键,其实就是机身的散热用料和散热设计。 我们经常会在 PC 产品上经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处理器或者显卡,在不同的机型上会得到不同的性能水平,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正是散热能力的差别。 游戏手机也是如此,新一代骁龙 8 芯片虽然在 CPU 方面进步相对有限,但全新的 Adreno 730 GPU 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通过评测体验也可以发现,这是一颗“功耗与性能齐飞”的芯片,也就是说,手机的散热能力越强,骁龙 8 的性能就越能够充分释放。 而红魔 7 Pro 的散热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相比于标准版,它的散热规格有所加强,无论是散热材料的面积还是结构堆叠都有所升级。 它拥有 9 层散热材料加持,散热材料总面积达到了 41279mm2,是行业内首款散热材料超过 40000mm2 的手机。 在主动散热方面,它同样配备了背部风扇,最高转速可达 20000 转/分钟,此外红魔 7 Pro 的机身后盖上还拥有大面积航空铝构成的氘锋金属散热片,进一步加速了热量释放。 除了核心性能之外,红魔 7 Pro 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点在于其所搭载的“红芯一号”游戏芯片,如今,通过自研外围芯片打造差异化体验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不过游戏芯片还是头一次见。 在红魔 7 Pro 上,这颗芯片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游戏体验的操控感,简单点说,通过它内置的算法可以优化肩键触发的灵敏性、自定义游戏灯效、增强游戏影音体验,同时这一系列体验还会与震动反馈相结合,进一步来提升游戏时的沉浸感。 像红魔 7 一样,红魔 7 Pro 的肩键体验也更好了。 红魔一直采用触控式肩键设计,它的触发灵敏性更高,拥有 500Hz 的触控采样率,而且还加入了防手汗算法,在实际体验中,由于双 X 线性马达的加持,在肩键上你也可以感受到很明显的震动反馈感。 来到屏幕方面,这也是红魔 7 Pro 的最大亮点,它采用屏下摄像技术,实现了真全面屏。 实际上中兴是最早商用屏下摄像技术的手机厂商,但是综合中兴屏下摄像手机和其他品牌的效果来看,前摄的成像素质确实会受到较大的影影响,这在常规手机上也许让人难以接受,但如果是游戏手机的话可接受的程度会相对高一些,毕竟大部分游戏手机用户不会太在意自拍效果,必要时可以完成面部识别足矣。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简单体验了屏下摄像的自拍效果,可以发现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后期算法还是可以起到不错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