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集团2022年销售额约873亿欧元,和2021年相比有所增长,这也显示出了巴斯夫强大的韧性。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介绍,Chinaplas 2023展会巴斯夫的大主题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显而易见。例如,巴斯夫全球员工约111,500人,其中有将近10%是研发人员;去年巴斯夫全球的研发投入是23亿欧元,这些是很值得引以为自豪的。再来看巴斯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虽然巴斯夫全球的业务在不断增加,但整个集团的碳排放量却在逐年降低,这也是巴斯夫非常引以自豪的事情。 巴斯夫Chinaplas 2023展会的参展主题是“碳索之路 携手同塑”。在巴斯夫的展台参观时,我们注意到巴斯夫展出了很多和客户共创的先进产品,而它们无一例外都可以促进整个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这里面巴斯夫和台湾宝成集团也有一个合作。首先是鞋身部分用到了不使用有机溶剂的Haptex®的合成皮革解决方案。在鞋底夹层,还用到了Ultrasint® TPU 88A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100%可循环的3D打印材料,能效高、能耗很低,而且让本身鞋底夹层的性能更优。鞋子外底用到的是生物基质的TPU材料Elastollan®,它也能大大降低碳足迹。“因此,虽然只是一个样板鞋,但它很好地展示了通过巴斯夫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减少它的碳足迹。对于客户和终端的用户来说,这都是更加绿色的产品。”鲍磊伟先生补充道。 家具制造工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巴斯夫的站台上,我们也见到了巴斯夫和广东金海纳实业有限公司共创的概念枕,通过采用新的方法,枕头和枕套的制造更为绿色。鲍磊伟先生介绍,该款枕头是由 Freeflex 热塑性聚氨酯(TPU)3D 网 格制成,而枕套则是用 Freeflex 纤维制成。Freeflex 因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可Page 3 被回收利用,因此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材料,可供对环保目标有着不懈追求的客户使用。此款枕头不仅可清洗,透气良好,其柔软的触感、良好的支撑力和出色的缓冲性也提供了卓越的舒适度。不仅如此,Freeflex 还能抑制细菌生长,并能经受臭氧消毒,提供可靠的卫生保障。 巴斯夫还和丰田汽车一起合作共创了新普锐斯车型里用到的一个高光免喷涂的聚酰胺牌号产品。据介绍,这是巴斯夫全新的一款产品,它能实现高光泽度的饰面效果,不需要再进行传统的喷涂处理,而且是可以直接注塑加工成型的——将产品的材料、塑料、树脂进行预先着色,就可以注塑加工成型。它的流动性非常好,使得循环周期大大缩短,通过高流动熔体来增加循环速度。
再如零碳基础设施建设也有PU聚氨酯应用,如果在核心叶片采用聚氨酯材料,叶片将更轻更薄,效果也更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解决方案,比如道路表面的贴面可以采用一体化的光伏板,这个光伏板既能够产生能量,还能储能,它也是通过聚氨酯作为一个表面成剂,提供卓越的环保和耐磨性能,从而获得优异的性能,并延长产品寿命。 在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巴斯夫也和巴斯巴和上上电缆等公司进行了不少共创,典型的产品就是充电枪和充电线、电缆的设计。电动汽车充电枪和电缆是为使用液体冷却系统的超级充电桩而设计,可以管理充电系统的温度,防止它们过热。液体冷却系统通常被认为是超级充电桩电缆和充电枪冷却系统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具有卓越的散热能力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在与巴斯巴及上上电缆的共同合作创新项目中,充电枪的外壳和充电电缆的冷却管是采用Ultramid®聚酰胺制成。对于直接与液体冷却剂接触的充电电缆冷却管, Ultramid 因其出色的柔韧性和耐化学性而做为首选材料。对于充电枪外壳,Ultramid 具备出色的韧性和优异的外观效果。充电枪内的冷却模块是由具有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性的 Ultramid Advanced N 制成。而电缆护套是由 Elastollan 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该材料解决方案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长期耐久性。 鲍磊伟先生特别提到,在过去几年中,巴斯夫一直在帮助开发新能源汽车里的电池板。“电动车要发展成功,它的能源管理一定要非常高效,主要涉及了电池系统以及充电系统。电池方面,我们需要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性的材料,最后选用了Ultramid® Advanced N。具体到电芯周边,巴斯夫用的是TPU的材料。在外面的电池包,巴斯夫和国轩高科公司一起开发了基于喷涂转移模压(STM)工艺的全塑聚氨酯复合电池包壳体,通过使用聚氨酯玻纤复合材料技术,显著降低了电池包壳体的密度和重量。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为电池盖提供良好的保护。此外,与传统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相比,该解决方案不需要预成型。因此,STM聚氨酯复合电池组壳体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对塑料产业而言,可持续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巴斯夫会和客户、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在关键行业成为关键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要实现这个结果,技术能力的上升、研发能力的上升、和客户共同创新能力的上升是基础,这也是巴斯夫在生产、研发方面不断地投资的重要动力。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