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变革趋势正在卷起汽车产业的一股新技术变革浪潮。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息息相关。尤其在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之际,零部件企业的适应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创新水平。
相比于以往的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对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国内的近10万家零部件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从生产研发方式到战略布局层面的转型?近日,国内汽车零部件研发领域资深专家杨斌发表了独到见解,并分享了他在研发技术革新方面的独家成功经验,为整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转型发展带来重要启发。
杨斌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研发领域资深专家,杭州精通转向传动汽配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拥有二十余年从业经验,在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具备极高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作为杭州精通转向传动汽配有限公司的领导者,杨斌首先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亲自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展开核心技术攻关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研发的汽车新零件产品,快速帮助企业建立起超越其他中国品牌的竞争优势,实现了自身跨越式成长。随后,杨斌调整战术聚焦技术革新,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公司研发模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带领企业率先完成了智能化转型升级,且为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在杨斌看来,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将核心业务做稳做强,有好的想法和对市场的洞见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持续的创新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把产品做得好、做得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当下的汽车行业,车型变更越来越快,汽车零部件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零件的精细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研发的效率和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借助智能化技术变革汽车零件的研发模式,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是企业应对行业智能化变革,完成零部件战略转型的必经之路。而从他个人的经验来论,要想建立起成体系的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研发新模式,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杭州精通转向传动汽配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杨斌就决心推进企业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研发模式转型。但他知道,智能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持续探索和践行。于是,他对行业形势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并制定了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柔性化的革新路径。
在过去几年间,杨斌亲自带领研发团队,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标准化程度低、柔性低、效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核心痛点,从零部件检测、轻量化设计等方面入手,自主研发问世了一系列智能化研发辅助系统,实现了对客户至关重要的包括效率、产量、柔性等层面更关键的价值的综合提升。首先,他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汽车零件检测领域,创新研发的自动化零件检测系统从底层解决了质量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生产效率;随后,他集合了CAD、仿真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信息技术,以自主研发的一体化设计系统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保障新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促进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简化;之后,他深挖隐藏的数据价值,对零件设计参数进行建模分析,实现了零件设计参数的自动学习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规避零件的设计缺陷,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使用寿命,从而满足行业不断升级的性能需求。
在各大汽车企业对于零部件智能化研发模式变革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时,杨斌早已将创新技术成果投入市场,做到了汽车零部件研发领域智能化转型的多项全球首创,不仅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赋能,还跳出汽车行业,为更广阔的机械制造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受到了业内专家和权威机构的关注和认可。
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活动中,杨斌被评选为2021汽车零件研发行业科技创新先锋人物。在对他卓越的科研能力和成就进行表彰的同时,专家评审会也呼吁将他的原创技术成果进行规模化推广,把成熟经验输出到行业中,促成产业高效协同,提升行业链整体的转型进程和效率。
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杨斌对于汽车行业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思考。他表示,智能化变革已经是国家战略,也是汽车制造企业未来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各大汽车零部件研发企业应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进程,才能顺应行业发展,在新的技术变革时期生存下来,而他也将继续专注于包括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产品的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客户、为行业持续创造价值,颠覆传统系统集成的业务模式,发展形成“数字化+工业互联网”的技术集群,赋能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化水平整体转型升级。(文/马田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