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圳都被誉为是“机遇之城”和“创新之城”。近几年,深圳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塑造了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其中新能源汽车发展尤其迅猛,据相关数据预估,2025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将达到万亿级规模。把握深圳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脉搏,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6月1日-9日,2024(第二十八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暨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展(以下简称“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举行。往届车展上,呈现原创、颠覆性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新模式,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一大标签。 据悉,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将迎来规模、形式、战略的全面升级,不仅打造区别于北京、上海等地的“A展”的科技Alpha展,展示更多、更先进的前沿潮流科技,还将在“三个面向”的品牌主张引导下,携手众多伙伴从产业进步、未来发展、市场互动等层面实现共同成长、互利共赢。 三个“首次”,剑指车展科技排头兵 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科技创新展示以及行业关注度,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成功跻身国内三大车展之一的地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200+品牌企业及组织机构参加,共有52场品牌发布会举办,发布了65款新车,展示了1000余款车型,几乎所有的参展车型都具备了智能化系统或功能,展期累计观展人数约70.2万人次……本次车展为企业打造了强有力的展示平台,也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汽车科技的顶级盛宴。 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等方面迎来新突破,行业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为更好地链接参展方和观众,最大化助力激活和释放产业潜力,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也将进行多项重磅升级。 升级一:首次采用新展馆,辐射更多企业和观众 本届车展将迁移至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新展馆毗邻东莞、广佛,随着深中通道6月将具备通车条件,将可直汇车展。凭借地理位置特性,可预见车展将会聚集更全面的汽车品牌,辐射更加广阔、多元的湾区人群。 升级二:规模升级,打造更大交流展示平台 据悉,本届车展将分为室内和室外展示,其中室内展馆面积为20万㎡,室外面积为8万㎡。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可为参展企业带来更大发挥空间,容纳更多观众参观。 升级三:首次定位“科技Alpha展”,汇集最前沿汽车科技 致力于全面呈现智能汽车硬件、软件领域引领性技术成果,本届车展首次提出“科技Alpha展”概念,届时主办方将会协同行业翘楚,全力打造前沿创新技术主题展区,助力参展企业或机构“大秀肌肉”,在观众心中形成看汽车前沿科技就选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认知。 三个“面向”,锚定长久型价值 不止于为参展企业或机构提供一次宣传展示平台、为消费者打造一次科技体验,本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将以“三个面向”为品牌主张,依托深圳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以及消费市场上的引领地位,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前沿科技上的形象感知,以推动产业进步、塑造行业与生活风向、消费市场深度互动为目标,为参展企业和消费者创造长久价值。 面向科技:对接⾼精技术,聚焦产业进步 本届车展将全面揭开崛起的汽车产研能力,突显展示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在汽⻋产业的应⽤实例,精准链动多元的研发生态,牵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的集群。此外,在科技创新方面赋予强大声量,将为观众展示当前和未来可实现的具体技术和科学成就,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和车辆性能的增强。 面向未来:着眼发展趋势,塑造行业风向标 以“面向未来”为导向,车展将成为延展汽车行业想象边界的场所,以先发之势助推产业跑出加速度。展会将瞭望产业科技生态的演变,关注未来消费者偏好、潜在市场机会、可持续性和新出⾏概念,为行业变⾰和未来⽣活⽅式塑造⽅向性的指引。 面向市场:聚焦前沿体验,回应市场互动 深圳已成功跻身“消费万亿俱乐部”行列,展现出其在消费领域的强大动力和引领地位。在此背景下,⻋展更重点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将在产品、技术展示上演绎新消费语境下的“科创荣光”。本次车展深度聚焦用户体验与市场互动,紧密跟踪并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购买需求,将以领先全国的消费理念,深度回应港澳地区及华南地区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 此外,今年深圳市政府表示将实施“活动惠利+补贴政策+配套提升”的组合策略,有效放大市场动能,释放经济潜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市场活力。 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技术发展看深圳,深圳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技术发展可从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洞悉。2015年,一汽丰田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创下5459辆车展销售量的世界记录,后被比亚迪打破此记录。本届车展将上演何种传奇?比亚迪、华为等品牌又将带来什么样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