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即将来临,加上三伏天,因而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这个时期,高温、高湿的“三高畅享版”天气,让人们纷纷寻找避暑之道,空调、冷饮、啤酒成了不少人消暑的“标配”。 然而,在享受这些清凉与美味的同时,不少人也因此陷入了肠胃疾病的困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频发,使得三伏天成为肠胃疾病的高发时期。因此,守护肠胃健康也是三伏天养生重头戏。 一、饮食调理 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脾虚易惹湿,湿气又易伤脾。如果脾虚湿气重,可以适当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黄芪、党参等健运脾胃的药材煲汤。另外,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药材,能达到活跃脾胃运化的作用,可使祛湿事半功倍。 同时,三伏天温度比较高,很多人选择喜欢喝冷饮来避暑。但人体的脾胃是不耐寒的,长时间喝冷饮,不仅不利于脾胃健康,反而加重脾胃不适,所以三伏天养脾胃,需要忌食冷饮,防止寒邪内积,损伤人体肠胃。在日常饮食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姜,借助姜的温热之性祛除体内寒邪,温中健脾。 二、泡脚养生 中医认为,足底有众多穴位与脾胃相连。泡脚时,可以通过刺激足底穴位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问题,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而根据中医理论,三伏天的阳气旺盛,人体经络也相对其他时期畅通,因此,泡脚的效果会更好。 至于泡脚的频率因人而异,通常一周泡脚2—3次是比较适宜的。过于频繁地泡脚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反而会导致肌肤干燥。当然,泡脚的时间也要适当控制,每次泡脚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造成水肿或蒸发后反而引起寒气侵袭。 三、夏练三伏 民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夏季是人体阳气鼎盛之时,夏季过度降温,如长时间开冷空调、过食寒凉等行为会诱发阳气损耗,造成消化功能常处于虚弱状态,胃酸分泌减少,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疾病。 而人的消化系统是在植物神经系统控制、调节下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坚持三伏天运动,不仅可以达到“养阳”的效果,还可以使腹横肌活动幅度逐步增加,人为地改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强度,从而改善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三伏天运动能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增进人们的食欲,并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四、三伏天如何面对肠胃不适 当三伏天出现胃胀、胃痛、肚子痛等情况时,人们可以试试服用泰国经典肠胃药和胃整肠丸,它具有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1],能够帮助大家把肠胃恢复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和胃整肠丸一般用于邪滞中焦所致的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痛、胃胀、腹胀、泄泻[1]。当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时,成人可用温水服用4~6粒,孩子的用量是成人的一半。但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妇女、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孕妇慎用。另外,在服药的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1]。 大暑联手三伏,在这个高温、高湿的季节里,人们要做好肠胃保健工作,从饮食、泡脚以及运动等方面入手,为肠胃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肠胃不好的人们,家中可以常备一瓶和胃整肠丸,以防发生肠胃不适。 参考资料: [1]-和胃整肠丸说明书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